1
山豆根
大苦,大寒,泻火解*,利咽喉。泻心火以保肺金,而大肠之风热亦清。每次3~6g。利咽力强,常用于治疗咽喉红肿疼痛。
注意事项:虚火炎肺所致的咽喉肿痛者禁用。
配伍:山豆根配射干,治痰热结滞于咽喉而致咽喉肿痛;配板蓝根,治*热炽盛而致咽喉烂痛;配槐角、槐花治痔痛出血。
鉴别用药:马勃治喉痛,偏于清宣肺热,使热邪外透;山豆根治喉痛,偏于泻热解*,降火消肿;射干治喉痛,长于清热、消痰、散结,偏治痰热结滞,扁桃体红肿。
2
蚤休
苦,微寒,有小*,清热解*。常用于咽喉肿痛,疔*疮疡。每日5~10g,用量大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一般无生命危险。
据现代研究,本品有抗菌作用,也有用治肿瘤者。
配伍:配夏枯草,治淋巴结结核。鉴别用药:本品解*、祛*之力大于蒲公英、银花、紫花地丁等品。
3
玄参
苦、咸,寒,滋阴降火,凉血解*软坚色黑入肾,能壮水以制水,散无根浮游之火,逐颈项喉咽痹*。入足少阴经,清上焦氤氲之热,滋下焦少阴之火。
据现代研究,本品有降压和降糖作用,对绿脓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配伍:配天花粉,治痰结热痈;配牛蒡子,治急喉痹风;配甘草、桔梗,治咽喉肿痛;配升麻、甘草,治发斑咽痛。
鉴别用药:生地、玄参均能滋阴,玄参清热养阴不及生地;生地甘寒补阴,偏于凉血清热,适用于血热之火;两者配伍,主治温病热邪入营。
苦参苦寒,泻火燥湿,善治外部皮肤湿热疥癣;玄参咸寒,降火养阴,偏用于咽喉肿痛。
4
射干
苦,寒,清热解*,消痰散结利咽。泻上焦实热,降厥阴相火。
据现代研究报道,射干能消除上呼吸道的炎症渗出物,并有止痛、解热作用。
注意事项:虚者禁用。
配伍:射干配麻*,主治咳喘上气,喉中水鸡声;配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咽喉肿痛神效。
焦树德:扁桃体发红肿大可用射干;咽喉发红疼痛而扁桃体不甚肿大可用山豆根;兼声音嘶哑加牛蒡子、蝉蜕;兼见颈部红肿加马勃、板蓝根;扁桃体化脓腐烂的加青黛、板蓝根;扁桃体肿大不易消退,除用射干外,并加用僵蚕。山豆根泻火清热力强;射干消痰散结力强。
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