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4节气的小暑。暑,意为热,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是与它的下一个节气“大暑”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进入小暑节气,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民间有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由于在这一节气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因此千万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那么,在这个节气里,我们应该怎样保养身体呢?
小暑养生歌诀
小暑少动心平和,
游泳瑜珈太极歌,
苦瓜果蔬粥汤品,
规律休眠情绪稳,
夏练三伏百步走,
避暑胜地好旅游。
这段歌诀告诉我们,小暑时节宜少动多静,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作息应有规律,睡眠要充足;多吃苦瓜等清热祛暑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汤或粥;选择散步、游泳、瑜珈、太极拳、旅游等方式进行运动。
宜少动多静
从中医理论方面讲,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
气弱脉弱的人可以将西洋参5克,五味子10克,麦冬5克泡水喝,可以补气抗疲劳。
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好强度,避免强度过大。
勿久坐木质凳椅
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节气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区或公园里的木椅木凳,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因此小暑节气时不宜在木质凳椅上久坐。
运动强度避免过大
小暑时节运动强度应避免过大,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也可选择游泳、瑜珈、旅游等。无论选择何种运动方式,都应注意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
要戒躁戒怒心气平和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人容易烦躁不安,在情志方面要注意保持“心静”。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气平和,做到“心静自然凉”。
推荐:
清热解*茶
推荐组成:栀子、石竹茶、金银花、贡菊花。
服用方法:一天一袋,开水泡饮,每袋冲饮数次。可清热解*,清心利暑。
饮食要清热祛暑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节气恰在初伏前后,因此在饮食上应注意清热祛暑,宜多食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苡仁、猪苓、泽泻等材料煲成的汤或粥,多食西瓜、*瓜、丝瓜、冬瓜等蔬菜和水果。
也有人将小暑节气的饮食概括为“三花三叶三豆三果”。
“三花”指金银花、菊花和百合花,此三花在药店里有售,适合冲泡成茶,是消暑佳品;
“三叶”是指荷叶、淡竹叶和薄荷叶,此三叶也可在药店里买到,也适合冲泡;
“三豆”是指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中医称之为“夏季灭火器”,能清热降火;
“三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
其中,苦瓜性味苦、寒,归脾、胃、心、肝经,具有清热消暑、凉血解*、滋肝明目的功效,对治疗痢疾、疮肿、中暑发热、痱子过多、结膜炎等病有一定的功效。
此外,苦瓜的维生素C含量很高,具有预防坏血病、保护细胞膜、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保护心脏等作用。同时苦瓜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抑制正常细胞的癌变和促进突变细胞的复原,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苦瓜中高能清脂素,即苦瓜素,被誉为“脂肪杀手”,它的特效成分能使人体摄取的脂肪和多糖减少40%~60%左右,可用于减肥。
推荐:
绿豆百合薏米粥
推荐组成:薏米50克、绿豆25克、百合50克、大米自备。
服用方法:将百合、薏米、绿豆洗净,然后把绿豆、薏米加水煮至五成熟后加入百合,用文火熬煮,煮熟即食,可添加白糖。可养阴清热,除湿解*。
小暑*鳝赛人参
夏天是吃*鳝进行温补的好时候。民间素有“夏令之补,*鳝为首”,“小暑*鳝赛人参”的谚语。
经过春季的觅食,小暑后的*鳝圆肥丰满,不仅肉嫩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滋补作用也最强。夏天湿气较重,对寒性、虚性、湿性的人尤为不利。此时吃补气的*鳝,与传统医学“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是一致的,可以达到改善不良体质、冬病夏治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鳝鱼的颜色分为青、*两种,青色的有*,不适合食用,千万别混淆。吃*鳝首先要注意“鲜”,现杀现烹,因为死*鳝体内很适合细菌繁殖,其中的组氨酸会转变成一种叫组胺的有*物质。
吃*鳝还一定要注意“熟”,因为其血清中可能含有一些不耐热的*素,而且还可能有一些寄生虫,只有熟透了吃才安全。
*鳝只有一根主刺,骨少肉多,煎炸蒸煮都可,最常见的就是红烧和炖汤。炖汤更能发挥食疗的效果,如果能搭配相应的菜,滋补养生的效果更好。
与红萝卜一起吃,可以明目;加入白菜帮子或山药炖,适用于糖尿病患者;与冬瓜一起炖,有缓解风湿关节病之效;与猪蹄、牛蹄筋一起炖着吃,强筋骨的效果更突出;与猪肉一块煮,吃了能补气;加一些当归炖,具有补血的效果。
注:本文系作者根据养生主、网易等内容综合整理,转载请署名并标注出自“上海升学”
责任编辑:陈莹执行编辑:张骞联系邮箱:shanghaishengx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