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口腔溃疡,百般清热不管用,怎么办
TUhjnbcbe - 2021/8/26 20:27:00

导读:一般认为,口腔溃疡的发病多与火热邪*有关,因此临床惯用清热药治疗,甚至溃疡患者也会自行服用清热药。但是,当越吃清热药溃疡越厉害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其实,《内经》中早有提示,一起学习一下吧!

《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有病热者,寒之而热……奈何治?岐伯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张介宾注:“诸寒之而热者,谓以苦寒治热而热反增,非火之有余,乃真阴之不足也。阴不足,则阳有余而为热,故当取之于阴,为不宜治火也,只补阴以配其阳,则阴气复而热自退矣。”

下举一例:

李某,女,31岁。慢性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已8年之久。长期服抗生素、中成药,曾连服中药6年,六神丸十几盒,未能控制,且愈发愈甚,痛苦不堪。

现诊口腔黏膜可见多处溃疡、糜烂,口干欲饮,形寒肢冷,脉沉细,舌质胖淡。

此有邪热伤阴,更因久服寒凉,阴阳两虚,拟以补肾阴为主,加温补命门,引火归元为治。

处方:生熟地*各20g,生首乌15g,玄参15g,射干9g,山豆根6g,蝉蜕6g,肉桂末6g,饭后分服。

服药1周,口腔溃疡疼痛明显减轻,糜烂多处见愈,仍宗前法去山豆根、蝉蜕,加牛膝、北沙参、麦冬。

两周后,溃疡已愈,改用一贯煎,连服3日,未见复发。

按语:

口腔溃疡是常见病。早在《*帝内经》已有关于“口疮”、“口糜”之记载,认为其发病多与火热邪*有关。

隋代《诸病源候论》:“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历代医家多宗此说。

然临床发现口疮虽以火热为多,而火热有虚实之分。盖“阳盛则热”,“阴虚生内热”。前者为实热,后者为虚热。

本例患者虽尚年轻,但久服寒凉之剂,至元阳受损,阳损及阴,阴虚火炎,上热下寒,上热是标,下寒是本,本虚而标实。

治疗既要滋肾阴以降火,又要温命门以引火归元,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寓攻于补,如此更有助于阴阳取得平衡。

肾阴肾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通过调整,使正气恢复,虚火自降,虚热乃戗,宿疾痊愈。

来源:肖相如频道,本文选摘自《中医经典名医心悟选粹》,吕志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年10月。转载请注明出处。

目前+人已

1
查看完整版本: 口腔溃疡,百般清热不管用,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