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白芨的营养价
TUhjnbcbe - 2021/5/7 1:47:00
湖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甘草的营养价值甘草不能和什么一起吃禁忌注意事项有哪些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甘草又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甘草的功效是益气补中,清热解*,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甘草的作用是治脾气虚弱,倦怠乏力,咳嗽痰多,热*疮疡,咽喉肿痛,甘草用药禁忌是湿盛胀满,浮肿者不宜用甘草。

基本概述

药名:甘草

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经、肺经、脾经、胃经。

功效:益气补中,清热解*,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主治:脾气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疮疡,咽喉肿痛,药物、食物中*。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热解*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药材基源: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炮制方法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功效作用

1、甘草治婴儿目涩,月内目闭不开,或肿,羞明,甚至出血者,名慢肝风:甘草一截,以猪胆汁炙,为末,每用米泔调和少许灌之。

2、甘草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与甘草汤不差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分再服。

3、甘草治热嗽:甘草二两,猪胆汁浸五宿,漉出炙香,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食后薄荷汤下十五丸。

4、甘草治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

5、甘草治阴下湿痒: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渍洗之,日三、五度。

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热解*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1甘草三豆饮

材料:绿豆10克赤小豆10克黑豆10克生甘草3克

制作:先把三豆洗净,浸泡1小时后,同甘草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炖,煮至熟透当作饮料。

用法:以上为1次量,每日2~3次,连用5~7天。

功效:清热,利湿,解*。适用于小儿水痘。

禁忌:在治疗期间忌食鱼腥及辛辣食物。

来源:民间方

2解忧甘草茶

材料:甘草3钱,小麦1两,红枣3钱,开水ml。

做法:将所有药材加入ml的水煮沸,小火续煮15分钟,去药渣即可当成平时茶饮。

功效:适用于焦虑不安、不易入睡或浅眠易醒的人、可宣郁解忧、益气健脾。

3甘草麻*汤

处方:用药甘草二两(6g)麻*四两(12g)

随证加减:若腹满者,加厚朴、生姜,以行气消胀;若食少者,加扁豆、薏苡仁,以健脾化湿和胃等。

煎服方法: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去上沫,内甘草,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方证研究:寒湿侵袭,脾胃阳郁,浊气不降,则饮食不佳;寒湿困阻脾胃,气机壅滞,则脘腹胀满;寒湿肆虐,阳不化气,水气内盛而外溢,则四肢困重,或全身水肿,或腰以上肿明显,按之没指;水气内结而不得下行,则小便不利或少;舌淡,苔薄白,脉缓或迟均为脾寒阳郁水气之征。其治当理脾散寒,发越郁阳。

方中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之气。麻*发越脾胃郁阳,宣畅脾胃气机。

使用禁忌:脾胃阴虚证,湿热蕴结证,慎用本方。

4川贝甘草茶

材料:川贝母、款冬花、甘草各3克,杏仁2克,麻*1克,茶叶5克。

制法:将川贝母、款冬花、麻*、杏仁放入清水锅中煮沸,再加入茶叶、甘草略煮,即可倒入杯中。

功效: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用药禁忌

1、湿盛胀满,浮肿者不宜用甘草。

2、久服较大剂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肿等。

3、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4、不可与鲤鱼同食,同食会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5/7 1:47:00
中科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云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白芨的营养价值白芨不能和什么一起吃禁忌注意事项有哪些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白芨又名白及,白给,白芨的功效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芨的作用是治咯血,吐血,便血,手足皲裂,肛裂,外伤出血,痈疮肿*,烫灼伤,白芨用药禁忌是外感及内热壅盛者禁服白芨。

基本概述

药名:白芨

别名:甘根、连及草、臼根、白给、冰球子、白鸟儿头、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地螺丝、羊角七、千年棕、君求子。

功效分类:止血药;消肿药。

性味:苦;甘;涩;寒。

归经:肺经;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痈疮肿*;烫灼伤;手足皲裂;肛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药材基源:白芨为兰科植物白芨的根茎。

炮制方法

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经蒸煮至内面无白心,然后撞去粗皮,再晒干或烘干或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晾至湿度适宜,切片,干燥。

功效作用

1、《卫生鸿宝》白芨膏记载:白芨治发背搭手:白芨五钱(炙,末),广胶一两(烊化)。和匀,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蛰皮贴之。

2、《本草汇言》记载:白芨治刀斧损伤肌肉,出血不止:白芨,研细末掺之。

3、《证治准绳》白芨枇杷丸记载:白芨治咯血:白芨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

4、《济急仙方》记载:白芨治汤火伤灼:白芨末,抽调敷。

5、《济急仙方》记载:白芨治手足皲裂:白芨末,水凋塞之,勿犯水。

6、《本草经百种录》记载:白芨气味冲淡和平,而体质滑润,又极粘腻,入于筋骨之中,能和柔滋养,与正气相调,则微邪自退也。

食用方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1白芨蒸银耳

材料:白芨30克,银耳30克,鲜蚕蛹50克,香菜10克,火腿未10克,鸡蛋清2个,鸡汤适量,味精、食盐、葱、姜末、湿淀粉各适量。

功效:润肺化痰。

做法:

1、将白芨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去渣留药液继续煎沸至稠,倒小碗内待用。

2、将银耳择洗干净,用水泡发好,撕成小块待用。

3、蚕蛹去皮捣成蛹泥,加白芨膏、味精、食盐、葱、姜末等调料拌匀后抹入银耳中,再撒上火腿未、鸡蛋清、香菜,上展蒸熟。

4、将鸡汤加入调料和淀粉做成汤汁,浇在银耳上即成。

2白芨蒸鸡蛋

材料:鸡蛋4个、白芨30克,鸡肉克,鸡汤5杯,青虾10只,香菇5朵,芹菜少许,酒、橘子汁、盐等各适量。

做法:

1、用鸡汤5杯,将白芨放入汤内,用小火煎1小时,煎至约有4杯量时,离火备用。

2、青虾剥皮去肠,鸡肉切成细了,与虾肉共同放入碗内,用酒、橘子汁适量,加少许盐脆渍待用。

3、香菇去蒂,芹菜切成3厘米长的段。各种原料弄好之后,放入一只大碗内。另将鸡蛋与煎好的白友汤打在一起,加盐、酱油等调味,同加入放好原料的大碗内,但只倒入八成,余下的二成留下待用。

4、将碗放入蒸笼,上锅用弱火蒸,待蒸至蛋有凝结现象时,再将其余的2成蛋汁浇在上面,并放上芹菜,再蒸5~6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护胃止痛。

3三七白芨粥

材料:三七末5克,白芨粉15克,糯米克,大枣5个,蜂蜜25克。

做法:用糯米、大枣、蜂蜜加水煮至粥将熟时,加入三七、白芨粉,改文火稍煮片刻,至粥稠。

功效:补肺止血、养胃生肌,治肺癌咯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4白芨炖燕窝

材料:白芨6至9克,燕窝6至9克,清水适量

用法:每次可用白芨6至9克,燕窝6至9克,放瓦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至极烂,过滤去渣,加冰糖适量调味,再炖片刻。每日服1至2次。

功效:养阴润燥,益气补中。常用于治疗虚损痨瘵,咳嗽痰喘,咯血吐血等症。

5白芨山药鱼片汤

材料:白芨6克、鱼肉克、山药20克、海带丝25克、豆腐50克、葱5克、胡椒粉2克,精盐3克。

制法:将鱼切片,山药研细粉,锅内加水放入海带丝、山药粉,煮开后放入豆腐和鱼片,加盐再煮,煮后放入葱花、胡椒粉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补脾健胃、益肾润肺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损、胃痛、消渴、多尿等症。

6养肺清肝汤

组成:生地12克,寸冬15克,沙参12克,白芨12克,白芍12克,*芩9克,胆草12克,草决15克,菊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养肺阴,清肝热,治肝肺蕴热。

出处:齐强方。

用药禁忌

1、外感及内热壅盛者禁服白芨。

2、白芨反乌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白芨的营养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