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弼臣(—),江苏扬州人。北京中医学院教授、儿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儿科疑难病症。多年来所医治的患儿难以数计,被誉为“京城小儿王”。
1.五草汤
〔处方〕倒叩草30克鱼腥草15克半枝莲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白茅根30克灯蕊草1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主治〕小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
〔加减〕不仅对小儿肾炎疗效卓著,而且对泌尿系感染及肾病综合征亦常收到满意的效果。如血尿严重,可加用女贞子10克、旱莲草15克,止血效果更佳。
2.复力冲剂
*芪、*参、白术、白芍、茯苓、当归、升麻、柴胡、葛根、制马钱子等。
小儿重症肌无力。
3.调肺养心冲剂
玄参、板蓝根、山豆根、*芪、麦冬、五味子、丹参、苦参、蚤休、阿胶等。
小儿病*性心肌炎。
4.大苦辛汤
*芩10克,厚朴3克。
小儿下焦湿热,症见少腹胀满,二便不爽
5.小苦辛汤
*连1.5克,*芩10克,干姜1克,半夏3克。
小儿下焦湿热,
6.荆翘散
荆芥穗5克,连翘、露蜂房、刺猬皮、白蒺藜、防风、苦参各10克,半支莲15克,蝉蜕5克。
小儿湿疹、荨麻疹、风疹等出疹性疾病。小儿湿疹属湿热内盛者,皮肤潮红,红色丘疹及水疱,水疱破后流出黏液,干后结痂,眼周发红,舌质红,舌苔薄*腻,脉滑数。
7.银花乌梅紫菀汤
银花、乌梅、紫菀、五味子各10克,紫石英15克,钩藤、地龙各10克。
小儿哮喘。
痰白清稀,加象贝、杏仁各10克;哮甚呕吐,加旋覆花10克(包煎)、代赭石15克(先煎);形寒无汗,加防风、苏叶各10克。认为小青龙汤发表温里,是治疗寒性哮喘的一张代表方剂,三子养亲汤平喘化痰可辅助用之。偏于热性的哮喘,常用本方或麻杏石甘汤加减。痰多色*,加全瓜蒌、海浮石各10克;眼鼻痒,加蝉蜕6克,防风10克;大便秘结,加生大*6克(后下);热象显著,加*芩10克,鱼腥草15克。
8.哮喘基本方
辛夷、苍耳子、玄参、板蓝根各10克,山豆根5克,钩藤、地龙各10克,紫石英15克,秦皮10克。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机主要在肺,而缓解期则以肺脾肾虚亏为主,并通过辨证分清属哪脏虚亏。寒性哮喘治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痰白清稀,加象贝、杏仁各10克;哮甚呕吐,加旋覆花10克(包煎),代赭石15克(先煎);形寒无汗,加防风、苏叶各10克。热性哮喘治宜清肺化痰,宣肺平喘。主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痰多色*,加全瓜蒌、海浮石各10克;眼鼻痒,加蝉蜕6克,防风10克;大便秘结,加生大*6克(后下);热象显著,加*芩10克,鱼腥草15克。虚实兼夹治宜温肺平喘,补肾摄纳。主方以小青龙汤合局方黑锡丹加减。神萎脉微细,加生晒参6克,龙骨30克(先煎);端坐汗多,加参蛤散吞服,且每日2次,每次3克;四肢不温,加附子6克(先煎),巴戟天10克。若虚实兼有,偏于阴虚有热者,则可改用射干麻*汤合都气丸加减治疗。
9.健脑散
石菖蒲、郁金、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丹参、*芪、牛膝、当归、赤芍、兔脑等。
小儿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等。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先天性脑损伤性疾病,非常棘手。临床应特别重视高危出生儿的生长发育。家长和医生对高危儿的重视程度,是能早期发现本病的重要因素。高危因素对脑组织的作用可发生于从卵细胞受精之前到新生儿期的任何时间之内。常见的高危因素有:父母亲吸烟、酗酒、吸*,孕期患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先兆流产或服用避孕药、治疗不孕的药物、保胎药等;高产次,高孕次,有死胎死产史,早产、流产史,双胎或多胎,胎儿发育迟缓,宫内感染,宫内窘迫,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良,急产,不恰当助产,产钳分娩,臀位产,产程长,早产儿或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胆红素脑病或*疸延迟、颅内出血、头部外伤、抽搐、感染、中*及营养不良等。刘弼臣先生治本病生平10余例,皆由此方化裁。
10.治脑积水方
羚羊角粉0.3克(分冲),天麻、钩藤、僵蚕各10克,升麻5克,牛膝、制大*、车前子各10克(包煎)。
小儿脑积水。
11.鱼腥草汤
鱼腥草15克,倒扣草30克,半支莲、益母草、车前草各15克,白茅根30克,灯心草1克。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12.三*四物汤
*连1.5克,*芩、*柏、当归、生地、赤芍、白芍各10克,川芎5克。
小儿过敏性紫癜等。
13.治疗咽结膜热方
桑叶、菊花、羌活、防风各10克,*连1.5克,蝉蜕5克,白蒺藜、木贼草、谷精草、车前草、赤芍各10克,木通3克,灯心草1克。
小儿咽结膜热。
14.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方
*参、*芪、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白术、白芍、蕲蛇肉各10克,蜈蚣1条,川断、杜仲、牛膝各10克,制马钱子0.2克(分冲)。
小儿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15.治小儿斜视方
白附子、钩藤、僵蚕各10克,全蝎3克,木瓜10克,制半夏5克,秦艽、茯苓、白术、白芍、太子参各10克,炙甘草3克。
脾虚肝亢之小儿斜视。
16.治外感发热方
生麻*3克,杏仁10克,生石膏25克(先下),生甘草3克,栀子5克,淡豆豉、*芩各10克,芦根15克,竹叶、牛蒡子各10克,薄荷3克(后下)。
小儿外感发热。
17.调肺健脾方
辛夷、苍耳子、玄参各10克,板蓝根15克,山豆根5克,枳壳、郁金各10克,青皮、陈皮、半夏各5克,焦三仙、鸡内金、香稻芽各10克。
小儿肺气失和所致的厌食症。
18.治鼻炎方
辛夷、苍耳子、玄参各10克,板蓝根15克,山豆根5克,细辛1克,木通3克,升麻5克,*芩10克,芦根15克,竹叶、牛蒡子各10克,葱根1个为引。
小儿外感风热所致鼻炎。
18.调肺一号
玄参10克、板蓝根10克、山豆根10克?(1.5—3克)、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焦三仙各10克。
清咽利喉,通天消食。
对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均见咽痛、鼻鼾充血者。
19.苍耳银梅汤
[处方]苍耳子10克辛荑10克金银花10克乌梅10克玄参10克板蓝根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5克五味子10克葱根3个绿茶1撮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2次分服
[功效]疏风宣窍,敛肺定喘。
【主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20.加减参苏饮
[组成]太子参10克苏叶10克葛根10克前胡10克橘皮10克半夏5克枳壳5克葱白3个淡豆豉10克神曲10克
[用法]日一剂,水煎二次,分3次服。
[功效]益气解表,和中达邪。
[主治]小儿体虚,风寒感冒。
21.苦降辛开汤
[处方]*连1克(或用马尾连3克)*芩10克干姜1克半夏3克枳壳5克川I郁金5克莱菔子3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三次分服。
【功能]苦辛开降,豁痰宣闭。
[主治] 小儿肺炎,症见高热,喉中痰鸣,咳逆喘急,胸满腹胀,痰壅泛吐,舌苔自腻,脉象弦滑等。
22.清热饮
青黛3g天竺*6g藿香9g寒水石12g
小儿感冒发烧,以及原因不明的发热。
咳嗽加乌梅9g;久热加生地9g、地骨皮9g
23.清喉饮
青黛3g青果9g白芷3g茶叶6g金果榄9g
小儿咽喉红肿疼痛、溃烂,兼治口舌生疮。
24.寒香片
官桂3g丁香1.5g肉蔻3g赤石脂9g寒水石9g(每服1-1.5g)
小儿夏季消化不良或秋季腹泻。
25.紫草散
青黛3g紫草12g白芷6g乳香9g寒水石12g
荨麻疹、脓疱疮、痱*、疖肿及紫癜。
26.灵仙散
青黛3g钩藤15g威灵仙9g木瓜9g乳香6g寒水石12g
关节炎、四肢关节红肿酸痛或伴有发热者。
27.止血散
青黛3g紫草12g白芨9g五倍子6g(细面,每服1-1.5g,日二至三服)
吐血、咳血、衄血、以及皮肤出血。
28.钩藤散
青黛3g钩藤9g莲子心9g灵仙9g天竺*6g寒水石12g
发热、惊厥、神昏、癫痫。
29.生肌散
象皮30g牙皂3g松花粉15g乳香12g松香12g冰片3g
细面,外敷患处,每日一次,干面或油调用
疮痛溃烂久不收口,兼治鹅口疮及口腔溃疡。
30.千年健丸
千年健60g何首乌90g*精90g紫草60g
细面,加蜜一倍丸,每丸重9g,日服两次
心脏、肝脏疾病,贫血,关节炎等。
31.银黛合剂
银杏青黛百合苏子寒水石天竺*
小儿咳喘及小儿肺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