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惠州博罗药农信息不对称种植不规范,中医药
TUhjnbcbe - 2025/4/10 3:24:00

近年来,博罗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着力打造“中草药+药企+健康服务”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模式,但由于缺乏政策指导,加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受限等原因,制约着博罗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脚步。

徐春明是博罗中草药种植大户,种植的中草药牛大力有亩。位于博罗长宁镇埔筏村的这片牛大力,他已经精心培育了3年,眼看着再过一两年就可以丰收了,但是他却高兴不起来。博罗中草药种植大户徐春明:打个比方说,原来在惠州本地有个药厂做喉疾灵,喉疾灵主要的药材就是山豆根,我知道这个信息以后我就马上种山豆根,种了两年,山豆根种起来了,我去打听的时候,这个企业不收购了,我在了解一下为什么他们没有做呢?原来就说他们没有原材料,所以就对接不上。

供需信息不对称药农销售没保障几年前,听说博罗要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因看好牛大力的市场前景,和很多种植户一样,徐春明心动了,先后种下了亩牛大力,时至今日,究竟牛大力的销路在何方,徐春明的心里仍然没有底。博罗中草药种植大户徐春明:主要就是对接不上,种植户跟加工企业对接不上,需求信息不够灵通,药厂他们需要什么中药材我们不理解,我们种出有什么中药材他们也不知道,所以在这方面,销售收购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

博罗县中草药种植协会秘书长张乐莲:就像博罗知名的那几家药企,我们农民种的药材求的是有市场,有人收购,我们不是没有去找过他们药企,我们也主动找过,但他们企业的采购,或者产品的需求这些,对我们本地药材采购基本上是很少很少。

博罗罗浮山国药和新峰药业等本地大型药企,每年需要大量的制药药材,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药企所需的大量中药材都从外地或者周边城市采购,使用惠州本地的药材少之又少。那么为什么本地的药企宁愿远赴外地收购,却不选择本地的药材呢?

罗浮山国药研发总监黄炜忠:首先他们生产的药材我们不需求,虽然我们公司有多种药材的采购量,但是他们生产的比如说牛大力,这些属于岭南药材的一个偏冷品种,对于中成药生产来说是需求量比较小的,而我们公司需求量比较大的,比如说穿心莲小叶榕,在博罗当地是没有种植的。种植零散不规范药企采购“舍近求远”

从事多年中药研发工作的黄炜忠告诉记者,除了种植品种问题,药材的安全性以及药效等问题,也是他们将本地药材拒之门外的主要原因。罗浮山国药研发总监黄炜忠:中国药典在版会对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首先它有33种农药残留量的限度要求,第二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也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我们博罗种植的这些药材的话还是比较零散的,没有集中化,也没有规范化去种植,所以这些药材是否符合我们公司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的。

博罗农村农业局局长陈永忠:一个就是我们的罗浮国药,一个就是我们的先锋药业,那么这两个大的药企他们每一年从外省去购买药材的原材料要超过几个亿,如果我们能把这几个亿的订单就留在我们这里,就可以解决我们农户脱贫,勤劳致富的问题

近年来,博罗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进一步扩大南药种植面积。目前,全县共种植各类中药材3.7万亩,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种植面积多亩,主要以种植沉香、艾草、牛大力等中药材为主,但是缺乏科学、规范化的种植,导致一二产业无法实现融合发展,南药种植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博罗农村农业局局长陈永忠:比如我们罗阳街道的莲湖村他们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个探索,他们是跟我们本地的药企种了一些鱼腥草,现在这个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建起了小洋房,都是通过药材发家致富的,但是其他镇有些村也在模仿,也在学习,但是因为没有大的系统指导,所以就存在很多短板,导致种出来的产品不合格,药企不需要这种药材,那么变成了无人收购。

总体来看,博罗中医药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全面科学的规范、中药材加工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不过,作为惠州打造“2+1”产业集群中的那个“1”,博罗无疑是拥有惠州发展健康产业的最大资源和基础。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三产融合发展的问题,目前博罗正加快编制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平安集团大健康项目、岭南药用植物园、医院、南药产业园等项目,着力打造“中草药+药企+健康服务”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把博罗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惠州博罗药农信息不对称种植不规范,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