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紫云全面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在全县发展以林下蜂、林下鸡、林下菌和蓝莓种植为主的产业。截至目前,林下经济产值达2.07亿元,覆盖联结贫困户5万余人,人均增收余元,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工作人员为蜂蜜产品打码
五月的阳光温暖和煦,四大寨乡的村民王兴美一大早就来到紫云自治县苗岭丰蕾农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蜂蜜包装厂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打标签、装盒、装箱……一旁的岑小云说:“产品销售好,我们收入高,越忙越开心。”
王兴美和岑小云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养蜂员。
岑小云说:“林间管护并不轻松,但是我们公司80多个养蜂员本来也是养蜂的,现在每年大概能有4、5万元的收入,采蜜一斤有10元的提成,掌握技术的参与繁蜂还有额外收入,大家都说是甜蜜事业。”
四大寨林下蜂养殖
在包装车间外,葱绿的果树间整齐排列着蜂箱,技术人员正在林间收取今年的第一批蜂蜜。
公司负责人王仕德告诉记者,截至5月,苗岭丰蕾公司销售蜂蜜1万斤,销售额达到多万元,蜂蜜一点都不愁销路。预计今年年底蜂蜜产值可以达到多万元,繁蜂的销售额可以达到96万元。
四大寨乡只是紫云自治县林下蜂养殖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紫云林下蜂养殖基地分布各个乡镇,共有个,养殖规模从以前的零星分布扩展到现在的2.万群(箱),产值约万元,带动户人增收,户均增收5元。
生态蓝莓园林下蜂养殖
离开四大寨乡,记者来到板当镇狗场村,看见山林间小小的蓝莓已经成熟,蓝莓下一棵棵翠绿的中药材茁壮成长,游客零散的穿梭在其间采摘蓝莓。
贵州宜博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人员于兴浪告诉记者:“狗场村这片蓝莓下套种了多亩白芨。现在蓝莓已经成熟,销售不成问题,中药材也由贵州百灵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全部收购,这样不仅能利用好森林资源,还能促进百姓增收。”
“狗场村这边的游客不算多,隔壁硐口村的蓝莓园里游客才多呢。”跟随于兴浪的指引,记者驱车6分钟来到硐口村“百灵生态蓝莓园”,看到不少游客在果林间体验采摘的乐趣,一片欢声笑语充斥林间。
林下旅游项目
板当镇同合村同样靠林下经济融合旅游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
走进同合村林下民宿,斑驳的阳光透过松林洒落其间。“这里风景很好,有树屋,有林下鸡,还可以玩真人CS,和朋友、家人来玩都不错。”游客伍先生说。
同合村紧邻黄家湾水库,改扩建的G国道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该村利用森林资源,大力促进林下经济与农村旅游融合发展,发展起了林下土鸡、树屋民宿等产业,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游玩。
过去是一年到头看天吃饭,现在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发展林下经济的致富路上,紫云全县的步子越来越坚定。
板当镇林下树屋
“紫云现在主要围绕林下蜂、林下鸡、林下菌等做好文章。”紫云林业局局长金家顺介绍,目前,紫云林下鸡养殖基地有15个,出栏54.12万羽,存栏15.88万羽,可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增收致富,户均增收元;林下菌种植基地6个(规模化种植3个),面积亩,销售林下菌余吨,销售收入万元,可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增收致富,户均增收元;林下中药材基地4个,品种主要有山豆根、白芨、黄柏、金银花、皂荚,面积亩,可带动户人增收致富,户均增收元。
为了延长产业链条,紫云正加大培育塑造地方优势产品及品牌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林产品深加工企业从而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收益和市场竞争力。
“我们将加强地方品牌建设及推广,打通产销渠道,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增强技术力量,有效利用现有林地资源,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创新盘活全县.4万亩林地,多元化发展林下经济,将林地固有资产有效转换并发挥流动效益。”金家顺说道。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陈婷婷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