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临证本草杜仲 [复制链接]

1#
请问白癜风患者的子女应该特别注意哪些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gedijiankang/20372.html

概说

杜仲首载于《本经》,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以皮厚、块大、去净粗皮、内表面暗紫色、断面橡胶丝多者为佳。一般盐水炙用,能够增强补肾作用。

性能特点

杜仲味微苦,嚼之有胶状残余物。本草及教材云其味甘,当与其补益作用有关。其性温,能够温补肾阳,故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

1.补肝肾,强筋骨:杜仲味甘性温,入肝肾经,功能平补肝肾,为治肝肾虚损之腰膝酸痛的要药,杜仲治疗腰痛,历代古籍都非常重视,如《本经》言本品“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名医别录》曰“主脚中酸痛,不欲践地”,《日华子本草》曰“治肾劳,腰脊挛”,《本草汇言》记载“凡下焦之虚,非杜仲不补;下焦之湿,非杜仲不利;足胫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痛,非杜仲不除……补肝益肾,诚为要药”。临床研究发现,治疗腰痛,杜仲确有实效。用治肾虚腰痛,单用浸酒服即效,或与补骨脂、核桃仁同用,即青娥丸;用治肾虚阳痿、尿频、夜尿多等,可与山茱萸、菟丝子等配伍,如右归丸;治疗风湿日久,肝肾不足之腰痛,可与独活、桑寄生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安胎:本品安胎的作用在古籍中记载不多,《本草正》用之“止小水梦遗,暖子宫,安胎气”,其安胎的机理应该是通过其补益肝肾的作用,达到固摄安胎的目的。所以,治疗肾虚不固之胎动不安,常与续断、菟丝子等补益肝肾之品同用;用治肝肾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等,可与山茱萸、续断等同用。

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用法用量:煎服,6~30g。治疗腰痛,也可以浸酒常服。

使用注意:杜仲一般炒用,炒时可破坏其胶质,有利于有效成分煎出,故比生用效果好。因本品性温,对于阴虚火旺者当慎用。

临床经验

张增荣经验:杜仲不但是质量最好的天然降压药物,而且杜仲还可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腹腔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活性,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杜仲的强筋壮骨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证实,广泛被临床应用。通过多年来的临床应用,杜仲树皮和叶中含有一种特殊成分,能促进人体的皮肤、骨骼、肌肉中蛋白质胶原的合成和分解,具有促进代谢,防止衰退的功能。[张增荣,等.杜仲防衰老.河北中医,,18(6):18]

拓展阅读《古今名医药论》杜仲

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陈嘉谟 补中强志,益肾添精。腰痛不能屈者神功,足疼不能践者立效。除阴囊湿痒,止小水梦遗。《本草蒙筌》

李时珍 杜仲,古方只知滋肾,惟王好古言是肝经气分药,润肝燥,补肝虚,发昔人所未发也。盖肝主筋,肾主骨,肾充则骨强,肝充则筋健。屈伸利用,皆属于筋。杜仲色紫而润,味甘微辛,其气温平。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补肾,子能令母实也。

少年新娶,后得脚软病,且疼甚。医作脚气治不效。路铃孙琳诊之,用杜仲一味,寸断片拆,每以一两,用半酒半水一大盏煎服。三日能行,又三日全愈。琳曰:此乃肾虚,非脚气也,杜仲能治腰膝痛,以酒行之,则为效容易矣。《本草纲目》

杜文燮 补中强志,益肾添精。腰痛不能屈者,同芡实、枣肉丸之神方。足疼不能践者,入*芪、苍术煎之灵丹。除阴囊湿痒,止失精梦遗,故大造丸、补阴丸皆用之也。《药鉴》

张介宾 补中强志,壮肾添精,腰痛殊功,足疼立效。除阴囊寒湿,止小水梦遗。因其气温,故暖子宫;因其性固,故安胎气。内热火盛者,亦当缓用。《景岳全书》

缪希雍 杜仲禀阳气之微,得金气之厚,故其味辛,气平无*。《别录》加甘温。甄权言苦暖。应是辛苦胜而苦次之,温暖多而平为劣也。气薄味厚,阳中阴也。入足少阴,兼入足厥阴经。按《本经》所主腰脊痛,益精气,坚筋骨,脚中酸痛不欲践地者,盖腰为肾之府,经曰:动摇不能,肾将惫矣。又肾藏精而主骨,肝藏血而主筋,二经虚则腰脊痛而精气乏,筋骨软而脚不能践地也。五脏苦欲补泻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杜仲辛甘俱足,正能解肝肾之所苦,而补其不足者也。强志者,肾藏志,益肾故也。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者,祛肾家之湿热也。益肾补肝,则精血自足,故久服能轻身耐老。其主补中者,肝肾在下,脏中之阴也。阴足则中亦补矣。简误:肾虚火炽者不宜用,即用当与*柏、知母同入。《本草经疏》

陈士铎 至于肾经中湿,不特宜同熟地并施,且宜生用为妙,并不可火炒。盖肾既有湿,得熟地则增润,反牵制杜仲。一加火,则失其本性,但补而不攻,而湿邪反不得遽散。夫杜仲不炒则湿,何反宜于治湿?盖杜仲燥中有湿,湿非水气之谓也。邪湿得真水而化,生用,正存其真气耳。《本草新编》

徐大椿 杜仲,木之皮,木皮之韧且厚者此为最,故能补人之皮。又其中有丝连属不断,有筋之象焉,故又能续筋骨。因形以求理,则其效可知矣。《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严 洁 得羊肾,治腰痛;配牡蛎,治虚汗;配菟丝、五味,治肾虚泄泻;配糯米、山药,治胎动不安;佐当归,补肝火。入滋补药,益筋骨之气血;入祛邪药,除筋骨之风寒。治泻痢,酥炙;除寒湿,酒炙;润肝肾,蜜炙;补腰肾,盐水炒;治酸疼,姜汁炒。内热,精血燥,二者禁用。

肾中之气不足,因之寒湿交侵,而腰足疼痛。用杜仲温其气,燥其湿,而痛自止,故合破故、胡桃为蟠桃果,治腰膝酸疼之胜药。若精水不足,内多虚热者,用此治之,水益燥,火益盛,其痛更甚。如略用钱许,为熟地之使,则又能理气而使之不滞。《得配本草》

*宫绣 杜仲能治腰膝痛,以酒行之,则为效容易矣。胎滑梦遗切要。若使遗精有痛,用此益见精脱不已,以其气味辛温,能助肝肾旺气也。胎因气虚而血不固,用此益见血脱不止,以其气不上升反引下降也。功与牛膝、地*、续断相佐而成。但杜仲性补肝肾,能直达下部筋骨气血,不似牛膝达下,走于经络血分之中;熟地滋补肝肾,竟入筋骨精髓之内;续断调补筋骨,在于曲节气血之间之为异耳。独怪今世安胎,不审气有虚实,辄以杜仲、牛膝、续断等药引血下行,在肾经虚寒者,固可用此温补以固胎元,如古方之治三四月即坠者,于两月前以杜仲八两,糯米煎汤浸透、炒断丝,续断二两,酒浸山药六两,为末糊丸,或枣肉为丸,米饮下。固肾托胎之类,绣见今时医士,不审虚实,用此安胎甚多,殊为可惜。若气陷不升,血随气脱,而胎不固者,用此则气益陷不升,其血必致愈脱不已。

[批]讱庵书言:杜仲、续断可以安胎,少此一段义理疏出,以致贻误后人。故凡用药治病,须察脉症虚实,及于上下之处,有宜不宜,以为审用。若徒守其一曲,胎动症类甚多,若不细心揣摩,安得不守一曲,以应无穷之变,非为无益,且以增害。不通医士,多犯是弊,可惜可惜。《本草求真》

邹 澍 阴下痒湿,小便余沥,腰脊以外事,何又能除?夫肾固主收摄一身水气,分布四藏,以为泣为涎为汗为涕为唾而伸其变化云,为是之谓作强,是之为技巧,假使所居之境,所治之地,而渗漏不已,关键无节,又安得筋骨之能坚,志之能强!故惟能除阴下痒湿,小便馀沥,而后筋骨可坚,志可强,实皆腰脊以内事,不得云在腰脊外也。即《别录》所主脚中酸疼,不欲践地,尚是腰脊以内事,盖惟下一欲字,已可见其能而不欲,非欲而不能也。夫脚之用力皆出于腰,设使欲而不能,是脚不遵腰令,今曰不欲,则犹腰之令不行于脚,故曰尚是腰脊以内事。《本经疏证》

焦树德 因肝肾虚弱而致腰痛、膝腿无力者,可用本品补肝肾、强筋骨而益腰膝,常与熟地*、续断、怀牛膝、山药、山萸肉、补骨脂等同用。腰腿发凉、喜暖怕冷的,还可加附片、肉桂、淫羊藿等。孕妇如因肾虚而致胎动(妊娠两三个月,腰痛,胎动欲坠,身体下部乏力,或兼见尺脉弱等),可用杜仲补肾安胎,常配合桑寄生、续断、白术、熟地*、白芍、苏梗、当归等同用。如因肾虚而胎漏(孕妇子宫出血),常用杜仲炭配合续断炭、当归、白芍、阿胶、艾叶炭等治疗。《用药心得十讲》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临证本草》

作者/宋永刚;本文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