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鸡瘟的常发和流行的季节,易给养鸡户造成经济损失。小编在这里转发分享一些吧友的经验。
一、预防: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防疫。
1、预防接种:1-2周龄的雏鸡用鸡新城疫Ⅱ系苗稀释10倍滴鼻;隔断0天左右再重复一次;2月龄以上的中、大鸡用Ⅰ系苗稀释倍,每只鸡肌肉注射1亳升,可免疫一年。
2、饮水免疫法:用鸡新城疫Ⅲ系(F系)疫苗稀释成0.1-0.3%水溶液,让鸡自由饮食,10-30天后再饮用一次,可免疫7个月。
3、对疫区严格封锁,并进行彻底消*。
二、治疗:目前此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如果万一发生鸡瘟,不妨试试以下各吧友们分享的一些实践方法。
吧友岁月似歌:土法治鸡瘟
1、蒜头3-5片,打烂混合少量硫磺粉及生油灌服,每日2次。
2、巴豆半粒打烂(药店有售,有*性,严控剂量)混合少量生油灌服,每日2次。
3、用鸡新城疫Ⅰ系苗稀释倍,每只病鸡肌肉注射器亳升,有一定疗效。据资料介绍:对于已有神经症状的病鸡,一般注射后2-3天即痊愈。
吧友闻鸡起舞:治疗鸡瘟的3种配方
配方一:土*连20%(重量比,下同)、山豆根30%、绿豆40%、小苏打5%、雄*5%。制作方法:拌匀、研碎。使用方法:拌料饲喂,为了不浪费药物,一次所拌的饲料不要太多,以防吃不完而浪费药品,影响治疗效果。成鸡每天2-3克,小鸡减半。
配方二:穿心莲1%-3%(重量比,下同)、神曲7%-10%、干草3%-5%、雄*3%-5%、白矾2%-5%、胃蛋白酶20%-40%、蛇麦30%-40%。制作方法:1.将配方中的药物粉碎、过筛,成粉剂或用制片(丸)机制成片(丸)剂,包装即成。2.蛇麦的制作方法是:用白花蛇泡入白酒中,待融化后取小麦(其它粮食亦可)浸泡在酒液中,晾干即成。使用方法:当鸡瘟发病时,每只瘟鸡共喂本鸡瘟灵4次,第一天、第二天早晚各喂2次,每次2.5克,直接喂入效果更好。
配方三:60度白酒15毫升(以10只鸡1次的用量,下同)、大蒜汁15毫升、食醋20毫升、土霉素5片。制作方法:将土霉素片研磨成粉,与其它药物混合拌匀。使用方法:灌服,一日一次。2-3天即愈。
吧友鸡缘巧合:治疗鸡瘟八验方
1、用白酒浸泡大米、小麦、高粱、玉米均可,浸泡时间不少于12小时,体重克内的小鸡每日喂1次,每只每次喂酒泡粮食9克,大鸡每次喂12克。
2、用白酒浸泡大蒜1天~2天,每只鸡每天喂2瓣,切碎后连喂7天。
3、将仙人掌捣烂,每只鸡每日喂两次,每次喂6克,连喂3天。
4、将大蒜一头剥皮捣烂混入克饲料内,大鸡每日喂50克,喂10天后停4天,再接喂10天,连喂3个疗程;半大鸡日喂量是大鸡的一半,饲喂方法同上。
5、用食醋克,拌入克麦麸内,拌匀后焖12小时,每只鸡日喂2次,连喂7天即愈。
6、取老姜50克,白矾25克混合捣烂,拌入克饲料内,每5天喂一次。
7、绿豆、玉米、大蒜各等份,捣烂混匀加少许食醋,搓成豆粒大小的面丸,每只鸡日喂2次,每日1丸,连喂5天。
8、用婴幼儿尿适量,将鸡饲粮浸泡2天,捞出粮食晾干,日喂1次,连喂7天即愈。
吧友梅子:治疗鸡瘟几种方法
1.绿豆、大蒜各克,将绿豆研细后再加入大蒜一同捣烂,将其分成3份,1日3次,每次1份,一般轻症从发病初期服1-3日,可使病情好转,采食增加。
2.白酒浸泡大蒜1-2天,切碎,每只每天喂2瓣,连喂7天。
3.米酒2kg,雄*50克,大蒜1kg,装入瓦坛中,把坛口密封好,15天后取其酒浸液给小鸡滴服,每只每次2-3滴,每天2-3次。
4.将大号缝衣针于灯火上消*,在患鸡腿内侧静脉上刺3-5针,挤出紫黑色血液,然后提起翅膀用柔和力搓鸡全身,促进鸡的血液循环。同时给鸡灌服1汤匙捣碎的大蒜汁,每天灌服2次,2-3天可愈。
5.香油15ml、大蒜汁30ml、雄*面1克,拌匀后分3次灌服。
6.青木香19克、老鼠屎5克,捣成粉末调匀,拌大米克,加水克浸泡1-2小时,每天喂鸡3次,连喂2天。
吧友阿东:鸡瘟的紧急治疗
鸡瘟是养鸡业的大敌,死亡率极高。鸡一旦得了鸡瘟,养鸡户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紧急治疗:
用生理盐水毫升,大连三仪药业产家禽基因工程白细胞介素一乙鸡新城疫制剂(A相),郑州产鸡新城疫活疫苗(Lasota)羽份8支稀释成溶液,每只鸡(30--40天中雏)紧急肌肉注射。
24小时后,让鸡饮新城疫核酸制剂(B相)溶液,尽可能让鸡在短时间喝完。第三天,让鸡饮泰克(石家庄先锋药业产)溶液。
先将鸡舍升温3-5℃,用消*剂溶液帅(加倍),将鸡舍带鸡消*,每两天一次。
采取以上措施后,第四天基本控制疫情,明显降低死亡率,治疗率达85%,给养鸡户挽回重大经济损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大家甄别应用。
亲: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很棒,请分享给您的朋友圈吧!
兽医吧()将致力于为广大兽医建造一个休闲交友、学习交流、快乐成长的共同家园!内容精彩实用,收获不容错过哦!如果您想和更多吧友互动交流,您还可以加入到兽医吧QQ群(群号是:)里来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