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为豆科蔬菜,原产亚洲的印度、东南亚、中国。豆角营养丰富,食法多样,栽培面积较广。豆角耐热,对解决淡季蔬菜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一、植物学特征
豆角根系发达,成株主根深80~厘米,但主要根群集中在15~20厘米土层中,根瘤少。茎有矮生、半蔓生和蔓生之分。矮生蔓直立或半开张,花芽顶生,株高50~70厘米。蔓生种蔓长达3米以上,半蔓生蔓长1~2米。蔓生半蔓生花序侧生。茎蔓呈左旋性。叶除茎生叶为对生单叶外,其余均为三出复叶,互生,菱卵形或长圆形,叶肉较厚,叶面光滑,深绿色,基部有小托叶,叶柄长15~20厘米,近节部分常带紫色。
果荚颜色呈深绿、淡绿、白色、紫红或间有花斑彩纹等多种色泽。花长蝶形花,总状,每花序有4~6朵花,近似成对着生,花色多为紫红至紫蓝或浅*至乳白色。花夜间始开,上午日出前盛开,午前闭合属自花授粉。果色为深绿色、淡绿色,或紫红色。长种果长30~90厘米,短种只有20-30厘米,每种籽数10-24粒,种2肾形,8中皮,有红色,红白、黑色、黑白等。
豆角生育周期中,大部分时间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生育期因品种和栽培季节不同以及栽培地区有很大差异,春播当5~10厘米土层地温在10℃~12℃,播种至第一复叶展开需10~15天,播种至初花35~50天,播种至采收45~70天。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温度豆角喜温耐热,对低温反应敏感。种子发芽最低温度10t~12℃,发芽适温25C~28℃。植株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20℃~30℃。15℃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影响根系吸收,5℃以下植株表现受冷害,接近0℃茎蔓枯死。30℃以上不易结荚,且易老品质下降。
(二)光照
豆角属短日照作物,缩短光照可以降低结荚节位,提早开花,增加早期产量。不少品种表现为中光性,豆角矮生种较蔓生种对日照长短的要求严格些。豆角喜光,开花结荚期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尤其是蔓生种,但也较耐阴,矮生种可间作套种。
(三)水分和营养
豆角根系发达,吸水力强,叶面蒸发量小,所以比较耐旱。到豆角陆续开花结果,需肥量较大。苗期需肥水少,适当控水蹲苗,防止地上部分徒长,促进根系伸展。开花结荚期需肥水多,要追肥浇水,但不能积水。
(四)土壤条件
以壤土和沙壤土为好,土壤PH值6~7为宜,适于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三、类型及主要品种
豆角品种资源丰富,按果荚长短、质地和食用部分不同,分豆角角、饭豆角及长豆角3个栽培种。饭豆角属硬英种,食用籽粒。软荚种优质品种有:
(一)矮生种
1.美国无架矮:美国引进,荚长40厘米左右,荚淡绿色,种子红褐色,早中熟,优质高产。
2.白粒矮红:株高55厘米许,适应性广,花白色,荚长50厘米以上,浅绿色,熟后乳白色,种子白色偏小,早熟,质优、产量较高。
(二)半蔓生种罗裙带陕西铜川市农家品种,以侧枝结英为主,主菱7-9节始花,分枝第一二节着生花序,豆荚淡绿色,不易老,品质佳,中晚熟,抗病丰产,是解决晚夏淡季优良品种。
另外,山东的五月鲜豆角,南京紫豆角等均为半蔓生种,是解决晚夏淡季优良品种。
(三)蔓生种
1.红燕咀(一点红)四川成都市郊农家品种,以主蔓结荚为主,适宜密植。嫩荚白绿色,先端红色,荚长50~60厘米,种子黑色。早熟丰产,适应性强,较耐寒耐热,但抗病力弱,可作春秋两季栽培。
2.知豆28-2早熟,丰产,抗花叶病,适应性强。株高
2.5~3.0米,生长势强,叶形小,适于密植。主蔓4~5节开始有花,7节以上连续着生花序,结果集中,豆荚长65~75厘米,淡绿色,肉厚,品质好。种子紫红色,对日照要求不严格,适于春秋两季种植。
3.龙红23早熟种,嫩荚绿色,商品果成熟时浅绿色,株高3米许。生长势强,叶绿色,4节以上着生花序,每花序结英3~5条,英长80厘米左右,优质,高产抗病:
4.三尺绿斑豆极早熟种,熟性比之豆28-2早7天左右。英深绿色,商品英长成时绿色,长90厘米左右;种子黑色。生长旺盛,连续结荚力强,抗病丰产。
另外作早熟栽培的还有元青9号、揭早红12、湖北杜红等。
四、早春茬豆角栽培
(一)品种选择
选高产、早熟、优良品种,如特早30、三尺绿、龙虹23等。
(二)育苗
1.种子处理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瘪籽,未成熟浅色种子,破伤、霉烂有发芽种子,每m需种子2.5kg左右。把种子放太阳下晒1天,然后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浸8~10小时,晾干待播(或催芽:25℃~28℃保湿催芽、芽长0.5厘米即播)。
2.育苗时间及方法元月下旬育苗。育苗前先配制营养土,即腐熟的有机肥50%,莱园土50%,每kg粪土中加三元(各%)复合肥4kg,50%多菌灵50克,掺拌均匀,装入营养钵(8厘米×8厘米),土装6厘米高。把营养钵排入育苗畦,灌水阴透,每钵放种3~4粒,覆平湿潮营养土,盖上地膜,保温出苗。
3.精心管理,培育壮苗播种后白天温度25℃~28℃。夜晚20℃~15℃,出苗后白天温度20℃~25℃,夜晚15℃~10℃,为防徒长形成高脚苗,出苗即揭去地膜。针叶出现后白天25℃左右,夜晚15℃~13℃。每钵留2苗,育苗期一般不浇水,苗期发生干旱,可在晴天上午喷洒温水,并加0.2%的磷酸二氢钾,然后升温排湿。苗龄30天左右即可定植。
(三)定植
1.施肥整地做畦定植前7~10天,m施腐熟农家肥kg,三元复合肥30kg,尿素20kg,南方酸性土壤m施石灰kg,深翻耙碎整平,做成沟盖上地膜,拉回升温。
2.定植在定植畦上按行距45~50厘米,穴距33厘米挖定植穴,穴内浇足水,然后将苗坨放入,苗坨上表面与地面平行,封土,拉回地膜。
(四)田间管理
豆角3月上旬即可定植,此时气温尚低,常有倒春寒发生,定植后温度管理至关重要。定植后缓苗期温度28℃~32℃,超过32℃通风,降至25℃关闭通风口。缓苗后白天温度25℃~28℃,超过30℃就要通风,夜晚15℃~12℃。缓苗后土壤如果干可浇一次缓苗水,不干直到第一花序开花坐果后浇水,以后视苗情和追肥情况决定浇水。增施磷钾肥是豆角增产的关键,在整个生育期中要保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动态平衡,按苗期少,抽蔓期控,结荚期促的原则进行肥料管理。第一花序果荚长2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追肥,m2追45%的三元复合肥25kg,当主蔓2/3结果后进行第二次追肥,m追尿素15kg,氯化钾10kg,10~15天后可进行第三次追肥。
当植株长至30厘米高时插架引蔓,架高视棚而定。主蔓第一花序下的侧芽全部去掉,主蔓长至~厘米时摘心,促发侧枝。下部侧枝留8-10叶摘心,中部侧枝留5~6叶摘心,上部侧枝留2~3叶摘心,每侧枝上都可形成花序。
生长旺盛植株可多留侧枝,侧枝摘心可多留叶片,第一花序上的各节所生弱小叶芽要及时去掉。豆角开花结荚后14天即可采收上市。
五、豆角病虫害防治
(一)豆角虫害
保护地豆角虫害主要有蚜虫、斑潜蝇、豆荚蝇等。药剂防治可用10%毗虫林(一遍净),40%绿菜宝乳油和锐劲特喷雾。
(二)豆角病害
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炭疽病、锈病、白粉病、叶霉病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