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豆类食物,你不知道的禁忌和功效 [复制链接]

1#

王凤岐

作者简介: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国医泰斗秦伯未嫡传弟子,本文摘选自王凤岐的《王凤岐的养生餐桌》一书

红豆

01

中医认为,红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具有健脾利水、清心养神解*消肿、利湿热的作用。按照“五色入五脏”的理论,红豆色红,赤红主火入心,具有养血与净化血液的作用,故李时珍把红豆称为“心之谷”,强调了红豆的养心功效。

红豆一年四季均可以食用,但它的最佳食用季节是夏天。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是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此外,夏末的时候,人们汗多尿少,特别是心、肾功能不好的老年人,更易发生双下肢水肿。而红豆养心之功效正好与夏季人体之需相对应,故食之裨益甚大。

绿豆

02

绿豆可以清热消暑。从性味上来讲,绿豆味甘,性凉,入心经和胃经,在炎炎夏日,一碗绿豆汤如清泉一样带来一股清凉,成为我们解暑止渴最实惠的方法,绿豆清暑热的功效也由此略见一斑。

对此《本草汇言》里是这样说的:“清暑热,静烦热,润燥热解*热”,这里把绿豆的清热之功概括得更广泛而全面。

不过说绿豆能清热,指的不单是“暑热”,“暑热”一般只能指夏天,而食用绿豆是不分时令的,只要是身体里有“火”,就能用绿豆祛除。正如所说的“润燥热”一样,“燥热”是什么?

从中医学角度说,就是体内有燥火,像目赤肿痛、牙龈咽喉痛、耳鸣或鼻出血等,都是燥气损伤了津液,就是平时说的上火。

但对寒性体质的人来说,若常吃绿豆或喝绿豆汤,这类人不但不能享用其好处,反而会耗散人体阳气,增加身体的各种不适,甚至引发诸如腹泻、关节酸痛等症状。绿豆汤对于胃寒及脾胃虚弱引起的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尤为不宣,干万不能因为一时的贪嘴,而损害我们的体质。

*豆

03

*豆,健脾补虚的“营养之花”。

*豆,色*入脾,是滋补脾胃的重要食粮。它能够健脾宽中,脾胃虚弱、消瘦少食的人吃些*豆,可以增强脾胃的功能,逐渐消除食少腹胀、食欲不振的症状,使虚弱的人增长气力,健身宁心。

补益脾胃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益气养血,养好脾胃这个后天之本,可治疗贫血等症,同时造就好的肤色和气色。同时还不能忽视*豆消水肿、除湿痹的利水功效,对于这一点,*豆芽的效果更佳。

*豆吃法多,最宜煮食。

*豆可以榨油,制作豆瓣酱,泡发成豆芽炒着吃,可以说老百姓对*豆的吃法最不陌生了,还有数不过来的各式豆制品。不过这里要说的是,单对于*豆(不是豆制品),最好煮着吃,而不是炒豆子吃,炒豆子吃起来很香,但是很不好消化。《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宜煮食,炒食则壅气”,这一点和黑豆一样需要注意。

而且*豆也不能生吃,饮用了不完全熟透的豆浆也可能出现腹胀、腹泻和呕吐的症状。在用*豆煮汤的时候,也要尽量煮软一点。

*豆虽然号,每次不要吃过多。《本草纲目》里说:“*豆多食壅气,生痰,动嗽,令人身重,发面*疮疥。”*豆本来是健脾宽中下气的,如果次吃太多,不仅不易消化,反而令它本身产生的气体,给人造成脘废胀满之感,那样我们吃*豆的目的就事与愿违了。这里建议每人每天不超过50克,小朋友要更少量,包含豆浆。

另外,胃炎、肾结石和痛风患者都不宜吃*豆。

黑豆

04

“肾之谷”黑豆,滋阴补肾的上好食粮黑豆,形状似肾,色黑属水又通肾(肾为水脏),从这里引出它的角色和功效—肾之谷,可以补肾益阴、养血明目、补虚乌发,多用于肾虚阴亏和肾气不足出现的小便频数、头晕目眩、视物昏暗潮热盗汗、须发早白等;黑豆又入脾经,能够健脾利湿、利水消肿,对脚气水肿、湿痹拘挛、腹痛腹泻等有一定疗效。黑豆是可以“长

肌肤,益颜色,填筋骨,加力气”,强壮滋补的天然肾宝。

我们说黑豆不易消化,肠胃不好、容易胃胀的人不宣吃黑豆其实就一般人而言,吃黑豆也不能过量的,否则同样会引起腹胀。

如《本草汇言》里就有“多食(黑豆)令人腹胀”。孙思邈也说“黑豆少食醒脾,多食损脾也。

另外,老人和小儿也不宜多吃黑豆。《随息居饮食谱》中讲到黑豆“性滞壅气。小儿不宜多食”。“壅”是堵塞的意思。壅气就是肚子里胀气,这里也是在说黑豆容易造成气滞腹中。而老人和小孩的消化能力都比较差,所以也不宜过多食用。

白扁豆

05

白扁豆,健脾祛湿的“脾之谷”

白扁豆有个称谓,叫做“脾之谷”。它味甘,性温平,在补脾和中的同时,可以化湿消暑。因为它成熟于夏秋季,作为时令蔬菜,特别适合夏秋食用,这正对应长夏祛湿的养生特点。对脾虚湿盛出现的食少便溏、暑湿吐泻,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白扁豆味甘,甘味入脾,正如《本草求真》里所说:“扁豆如何补脾?盖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于脾而有益也。”

有一种化湿的方法是芳香燥湿,是说气味芬芳、性偏温燥的药物具有化湿运脾的作用。白扁豆正是气味芳香而性温平,所以“能于脾而克燥”。此外还有:“脾得香而能舒,扁豆禀气芬芳,故能于脾而克舒也。”香味入脾,芬芳的气味能够使脾气舒张运转起来,得以健运。

推荐阅读:

低能量的孩子只会玩手机、爱生病、发脾气……

夏天如何给孩子祛湿,少生病?

孩子吃太饱,为什么伤气血,伤脾肺?

中医育儿经

用智慧守护孩子健康用绿色、有效、专业、简单的中医育儿法帮你解决日常遇到的各种育儿难题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