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惠水县羡塘镇12345工作法深入推进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www.xxzywj.com/m/

年以来,惠水县羡塘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农村产业,加快低效农作物调减步伐,着力培育特色扶贫产业,采取“”工作法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打好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农户流转土地分红

围绕一个重点

围绕县委县政府“”产业发展工程,以“一村一园一场一社”建设为抓手,落实产业发展“八要素”,结合全镇海拔低、气候好、光照足、土地肥、水丰富等自然资源优势,以亩以上坝区和公路沿线旱地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辐射带动全镇农村产业革命取得新突破,大力实施以茭白、百香果、中药材、蔬菜、食用菌等为主的优势产业,形成了五条公路干线、五个连片坝区的“五线五坝”产业空间布局。

年以来,全镇调减玉米等低效农作物1.7万亩,完成茭白亩育苗基地建设,可完成移栽亩,实施台湾甜心菜种植亩,佛手瓜种植1亩,新增百香果种植亩,完成中药材重楼、山豆根育苗亩。

坝区产业结构调整

建立两套机制

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定位和结构调整重点,在组织领导上进行精心谋划,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和结构调整工作有序开展。

建立管理机制。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党政班子为成员的农村产业革命和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服务专班、资金筹措专班、产销对接专班、土地流转专班、监督检查专班等5个专班,全面统筹协调推进工作任务落实,逐步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包保抓、全体干部共同抓,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产业发展合力,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形成严格执行、严格监督、严格奖惩的组织管理机制。

茭白种植技术培训

建立工作机制。以村为单位成立产业发展工作小组,形成由挂村领导亲自挂帅,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统筹协调、驻村干部、村干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工作小组负责全村宣传发动、土地流转、务工组织、技术指导、产销对接等一线工作,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销号、工作在一线落实。一年来,全镇累计开展政策宣传场次、流转土地1.2万余亩、组织务工人次、开展技术指导次,覆盖农户余人。

坚持三个突出

突出以市场为导向选择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坚持“什么赚钱种什么”原则,围绕以茭白、百香果、中药材、蔬菜、食用菌等为主的优势产业,结合各村土壤、气候、水质、交通等条件,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方式,征求群众对产业选择的意见建议余条,结合市场要素,建立健全村级项目库清单14个,镇级项目库清单1个,包含产业项目36个,实现了各村至少有一个优质项目库和主打产业目标。

突出组织方式推动实施产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全力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以致富能手为骨干、以家庭规模经营为基础的产业发展体系,贯彻“强龙头企业、创特色品牌、带农户增收”理念,把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先后引进贵州科汇大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惠水利君堂农旅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采取土地入股经营等方式,带动余户发展高效产业。

甜菜心种植基地

突出以资金为保障发展产业。统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财政涉农整合资金、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资金万元,重点聚焦亩以上坝区和公路沿线旱地,投入项目资金万元,实施坝区产业项目4个,公路沿线项目9个,覆盖农户户人,其中贫困户户人,带动就业人。同时,注重自然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等深度贫困村的产业均衡发展,落实4个深度贫困村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资金万元,确保每个深度贫困村有一个规模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切实解决脱贫后又返贫的难题。

落实四项措施

抓党员群众培训。采取党员群众“点菜”,驻村干部“上菜”方式,灵活培训形式,依托冬季充电大讲习、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农民夜校等载体,聚焦农业农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种养技能等课题,累计对全镇18至50岁富年劳动力进行培训1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2.5万余人,邀请省、州、县各级农业专家到村组、到田坎、到家中开展政策宣讲25次,开展6期建档立卡户业务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余人次。

抓农业技术服务。紧盯全镇现有产业发展情况,因地因村因产派人,选派3至4名农技服务人才进行产业跟踪服务,以省、州、县选派的4名“三农”专家为主体,建立跟踪指导服务机制,保障产业发展见实见效。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跟踪指导服务70余次。

研究项目库建设评审会

抓党建示范引领。以全镇14个党支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上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盘活资源优势,在全镇形成以“坝区所在村”为先行点、以“公路沿线村”为发力点、以深度贫困村为突破点的“示范引领”新格局,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企业、党员致富能手+贫困户等方式,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延伸至产业发展的“神经末梢”。

实现五个目标

集体经济持续壮大。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特色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凸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运作模式,村集体在土地流转、利益分红、项目管护等方面大力增加了经济收入,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了经济基础。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通过大力调减玉米等低效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百香果、茭白、中药材、蔬菜、食用菌等高效产业面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稳步提升,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全镇年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元左右,同比增长了10.1%,群众的腰包鼓了,信心更足了。

基层党建持续夯实。通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党员致富能手+贫困户等方式,大力扶植村干部、农村党员发展产业、领办合作社,进一步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上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带头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提升了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党员致富能力。

脱贫成效持续巩固。全镇建档立卡户户人实现了产业全覆盖,确保了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个成效产业覆盖并创收。同时,完成了剩余贫困人口全部“清零”,贫困发生率由1.73%降为0,实现了高质量脱贫。

下一步,惠水县羡塘镇将继续牢牢把握产业发展“八要素”,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和工作作风,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吴让东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杨

编辑 石志行

编审 张发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