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c9oekn7.html“杨支书,你带两个同志到上下陇居屯检查四卡完善情况,之后你到号内屯了解杨大哥他外出务工愿意往广东还是南宁……”
“好的,廖书记你去蚕房看今天群众摘得多少香菇,赶紧用车拉到东和街去卖,那里有人在等……”
在凌云县逻楼镇烂村村部门口,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廖恒和村党支部书记杨尚争一番工作对接后,大家转身上车,车辆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前行,早上八点,一天忙碌的脱贫攻坚工作就这样开始。
广西百色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廖恒,带着市委组织部和单位对他的信任,派驻逻楼镇烂村村的第一书记,他于年9月进驻烂村后,带领村“两委”班子和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工作常态。
80后的廖恒,褪去城市的热闹和繁华,一身扎进大山深处的烂村,这正是他奋斗事业的最美季节。他常常和自己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他到村后,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大家一道为全村解决了一件件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
用心筑强产业,打开群众脱贫路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后援单位大力帮助下,烂村村党员群众众志成城,该村并于年脱贫摘帽出列。
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效摆在廖恒面前,他深知开弓没有回头箭。马上筹划产业发展,一幅壮锦慢慢铺开。
“桑园比较零散,还行不成规模,我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该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烂村坝有部分摞荒地,我马上着手把那块地利用起来…”廖恒告诉笔者。
烂村坝余亩摞荒地在年开始运转起来,春暖花开时,绿油油的桑叶在阳光中轻歌曼舞,25户群众到这里集中养蚕,平时鸟语花香的烂村坝多了一道人间烟火气息,白花花成簇的蚕茧,还有群众腰间慢慢鼓起来的钱袋子。
“我以前在外打工,廖恒书记一个电话让我回来到这里发展养蚕,在家门口有钱赚,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小孩和老人…”养蚕户李景宽如是说。
平方米的土地流转建起养猪场,现存栏肉猪35头,小猪仔45头,母猪25头,种猪2头,这是廖恒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一个重大决策。经历大半年的时间,开会研讨,报告上报(得到后援单位援助10万元),流转土地,养殖场建起到猪终于进场。
该场(兴信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耀玺说,幸福来得比较快,廖书记是我打火把找到的贵人,有他和村“两委”的帮助,我到年底预计收入在15万元左右。
发展村集体经济,就要发展产业,廖恒把心搁在群众的手里,镇党委、政府和后援单位强强联合帮助,让群众钱袋子慢慢鼓起来,吹糠见米,群众阳光的笑容把廖恒的心紧紧裹住。
走进杨秀朝山豆根育苗大棚,看见他正在护理幼苗。
“廖书记是我们的领路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党员好带头,群众才有盼头。”村委会副主任杨秀朝在和笔者聊天中非常有信心。
靠山吃山,发展产业,日子才有奔头。作为一名党员,就是一个火车头,在廖书记的牵引下,杨秀朝外出考察调研山豆根种植。发现烂村的土质和气候环境很适合山豆根生长,说干就干,翻箱倒柜投入25万元,在两个月的努力下,和群众流转60亩土地,马上育苗,明年初就可以移栽。
“只要是晴天,每天都安排10余名附近群众来务工,每天每个群众元工钱,实现他们在家门口可以务工增收……”廖恒如是说。
做群众的贴心人
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恶劣天气影响,烂村村桑蚕产业受到严峻考验,养蚕户有一些思想不稳定。
决不能动摇“军心”,好不容易才发展起来的产业,一定要保住。忙碌一天,把相关工作盘点入库,烂村的夜比较寂静,躺在床上的廖恒大脑里满是养蚕这个事,破解症结,为群众谋出路是第一书记的初心。
一斤蚕茧补贴一元,大胆的想法,马上掀开被子,打开电脑,一份向后援单位求助给予一斤蚕茧补贴一元经费的报告在键盘敲打一个半小时后成型。
报告上送,十天后等到好消息的回应,租用烂村村大蚕房蚕农,鲜茧每斤补贴1元,不在大蚕房中养蚕的蚕农,鲜茧每斤补贴0.5元,蚕农们笑了,廖恒也笑了。
每年3到9月是桑蚕养殖黄金周,错开的10月到第二年2月烂村坝大蚕房并没有撂下,廖恒奔走在产业发展的黄金分割线上,充分利用大蚕房发展食用菌种植。
“棒食用菌长势好,今年预计收入可达5万元。”养蚕户兰氏修告诉笔者。
食用菌种植是第一年尝试,我们争取明年把种植技术提升,带更多的蚕农打时间差发展食用菌种植,让他们的“钱袋子”更鼓起来。
说道食用菌的发展,廖恒信心满满。
大蚕房、养殖场、入股分红、特色产业示范园奖励资金,烂村村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达11.17万元。
入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当廖恒第一天走进逻楼镇烂村村,他把心融入这里,入党初心,为民服务,裤脚圈起泥土的芬芳,心里如春的话语,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绽放。他走村进屯入户收集民情,因村施策,因户施策,通过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农增收走脱贫奔康路,为乡村振兴新时代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位置。廖恒勇担第一书记大任,经过3年多的努力,先后找来后援单位帮扶资金31.6万元,完成3个屯屯内道路硬化,烂村村通屯道路已全部完成硬化;沟通协调建成道路安防护栏13公里,完成产业水柜建设40座,集中供水项目2个解决名群众饮水困难问题;落实盏太阳能路在全村24个自然屯进行安装;同时通过沟通协调乡村办落实12个垃圾小屋;获得32公里产业砂石路实施,完成牛羊圈建设35个,群众特色产业发展有保障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图文丨韦轩杨胜好
编辑丨陆春莲责编丨韦轩
审核丨陆定松总审丨李文强监制丨任上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