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www.txbyjgh.com/m/我平时工作忙,从不追剧,尤其是剧情冗长的泡沫剧。我不是自作清高,而是时间成本高的可怕……但《大江大河》个例外,我不仅看了剧,还完整阅了阿耐写的原著,我彻底被阿耐架构时代洪流小说的扎实功力所折服。这部小说也入选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以及“五个一工程奖”。
《大江大河》第一部开播后就引起了广泛好评,电视剧里的典型人物雷东宝、宋运辉、杨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江大河》第一部围绕着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先驱雷东宝的故事线展开。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雷东宝敢打、敢拼、善于探索、务实创新的性格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小雷家”的不凡:在改革开放前期,他们应变快、办事灵活,团结一致,立竿见影。
《大江大河2》是围绕有知识有文化、坚强刚毅、做事专注的宋运辉的创业和成长展开。说到宋运辉在电视剧里的着装,导演和服装要准确地还原那个时代,根据他特定的阶层和地位,做到让男一号的着装不老土、不浮夸,注意每个细节,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我也曾写过关于《三十而已》的人物着装风格特点,准确犀利但又略有瑕疵。出乎我意料的是,《大江大河2》达到了以往国产剧难企及的高度,电视剧里的人物着装的准确程度比《三十而已》还要完美,实在值得点赞!
铺垫了这么多,我们现在就解析一下宋运辉在整部剧里的着装变化,以及他的朋友怎么穿。让我们正式进入“小辉哥”和他朋友们的穿搭世界吧。
宋运辉在大学里苦学知识,钻研技术,在金州厂的那些年又得到了较快成长,可以说在那个时代,他是个极稀缺的技术人才。东海厂建厂筹备几次经历生死关头,都是宋运辉扭转了乾坤,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宋运辉是东海厂的缔造者。东海厂是化工部直属企业,宋运辉的职位和当时东海(上海)的一个副区长接近,这一点从杨巡去东海做市场,因为宋运辉的关系,王区长给他一路绿灯就能看出来。
宋运辉的着装随着职位的提升和稳固,一路走高,来看看他的变化:
宋运辉刚来到东海厂的筹备组时穿一件白底衬衫,这件衬衫的肩宽和袖长相对合体,衣领肥大,是一种经典的成衣衬衫。但他品质不低,这件衬衫在当时也应该不便宜,如果“厂长女婿”的着装不够体面,爱打扮,追求时髦的“小猫”程开颜肯定会帮他提高的。
对比一下当时韩厂(韩则刚)穿的衬衫,显然,韩厂的衬衫领围更大,衬衫也偏肥,宋运辉显得精致得多,这也暗示了宋运辉的起点比韩则刚要高。
程开颜在剧中给宋运辉亲手织过一件毛衣,肩宽和胸围极其合体,但唯独袖长偏长……和衬衫一样,这件毛衣“机打”痕迹比较明显,以程开颜在剧中的人设,她是很难掌握如此精湛的毛衣编织技巧的。以宋运辉剧中对事业的专注度,他肯定不会像萧然那样讲究衣品细节,“累不死的宋运辉”首先考虑的是舒适度。
几年后,东海厂建成,部里的周司长来东海厂视察,并任命宋运辉是第二副厂长。这是宋运辉剧中第一次穿正装的镜头:他穿了一身藏蓝色西装,搭配白衬衫和蓝色领带。这套西装正面看上去笔挺板正,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90年代的西服特点就是肥大,这在剧中也被充分的表现出来:衣领翻折服帖、自然,横开领较宽,后领窝加深,即使坐姿不解扣,衣领、肩膀仍能保持自然状态,而且不容易起皱。
问题来了:虽说前胸服帖,后背舒展,肩部活动自如是90年代西服的裁剪特点,但后来他和梁思申谈判的时候,也穿了这套西装。但我们作为西装客,是无法满足只看看西装的正面效果的,必须仔细观察侧面和背面。正好,从会场出来,宋运辉和水书记的谈话中,出现了宋运辉穿西装时的侧面和背面:
从侧面来看,这套西装的袖子角度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袖子严重靠后,不太合体。
从背面来看,西装有横皱,而且背后下凹形成“三角形”,肩胛骨部位存在严重褶皱……
在后来和梁思申的谈判中,通过握手的细节,可以看到这套西装的袖口是“假袖口”,袖口的扣子不能打开。通过以上细节判断,这套西装是成衣,但胸围和肩宽比较合体,袖长非常合适,衬衫露出袖子1厘米左右,可见这套西装专门修改过。从视觉上判断(当然这并无实据),这套西装应该是羊毛面料的,在当时已经算比较高级的了,符合“宋大厂长”的身份。
宋运辉最后一次穿西装的场合是去北京见路司长,一件棕色亲王格休闲单西,这套西装的合体度就比之前的正装要强多了。
这件高克重的休闲亲王格单西上衣,裁剪时面料格纹对格准确,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能经得起推敲。肩部处理自然挺括,和前面正装的厚厚的泡沫垫肩不同,这套西装采用了较薄的意式垫肩,使得肩膀和袖子之间的连接较为自然,不会像前面那套正装那样“故作气场”的感觉。了不起的宋厂长,90年代就已经穿上了高级定制。经典的亲王格西服我们在《三十而已》剧中也扒过“海王”的一件,只不过宋厂长应该是和“海王”父亲一个年代生人……
总体来说,宋运辉职位高,技术出身,本剧对他的着装造型突出的特点是:精致但不讲究。宋运辉是个工作狂,是个做实事的人,没有时间天天都花心思研究自己如何再体面一点,他的着装符合他的身份,不掉链子就可以;而且他一路从农村走来,变成西装革履的样子,已经说明“知识改变命运”这个硬道理。
剧中还出现了两个和宋运辉具有直接关系的两个男配角,一个是路司长,一个是虞山卿。
路司长是宋运辉的上司,是高干路主任的儿子,业务能力很强,有格局和远见,一方面他是官二代,一方面又是个能人。路司长出身比宋运辉好得多,一出场,对于宋运辉来说也属位高权重者。路司长从小见多识广,衣品自然也应当在宋运辉之上。
无论是一出场还是最后,虽然驳头形状和宋运辉的几乎一致(也许是剧组一起买的吧,下次应该分开买……),但路司长的西装总是比宋运辉的看起来更合体一些,尤其是肩膀和袖子。导演通过这些细微的着装变化,就很轻松地体现出宋运辉和路司长的阶层区别:一个是来自农村的白手起家的事业狂,品味需慢慢学习;一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事业狂,从小对品味耳濡目染。
还有一个配角是虞山卿。虞山卿是宋运辉的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在金州厂工作。虞山卿善于钻营,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的着装十分精致,出场的时候穿着双排扣米色西装,从胸部的线条看,应该是麻衬工艺西装,而且后背没有横皱,非常服帖。如此合体的西装,还是浅色的,就是在今天都不容易买到成衣,更何况90年代初的麻衬西装!
虞山卿的这套西装和衬衫搭配如此精确,必定是量身定制而来。在那个年代,去定制店做西装,看来虞山卿不仅利己,而且还吃得很肥啊.....
西服作为商务套装一直被沿用,90年代的社会环境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男士西装的造型也在不断精进:胸围加大,驳头变宽加长,扣子位置降低;在搭配方式上,套装已经十分普及,但以宋运辉为代表的身着格纹西服单上衣,异色裤子搭配出的休闲风格还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因为他已经打破了黑、灰、蓝这些传统套装的沉稳色彩。
符合时代特点的西服往往都是在裁剪松紧度,包括领型、扣子位置、口袋位置以及大小等等细节方面发生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要将穿着者的身材充分修饰。
《大江大河2》中,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不仅在做着一件为中国未来发展夯实基础的建设性工作,而且他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最好的青春岁月里努力着、付出着,就像宋运辉在大结局中说的:不是我一个人在付出,而是整个中国都在努力地付出!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存在“小精灵”般的女子,你会想到谁?我的脑海里瞬间闪出两位,“黄蓉”、“梁思申”!
也许是我天分不够,看《大江大河》,宋运辉读大学时的学生,小女孩梁思申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女孩够有个性的,小学时能轻松自学完初一数学,却在数学考试中故意考差;也许她自己也知道学英语的重要性,但她在开始就是不服宋运辉,就跟他“据理力争”……
梁思申何许人也?剧中一开始就做了铺垫,就读于省城最高级干部的子弟小学,爷爷是省级干部,外公远在美国……随着《大江大河2》剧情的深入,原来梁思申的爷爷是省级干部,住在上海一座大宅子里;她的外公是上海滩银行大亨,后来因为大陆解放去了美国,是早期留美华人中的顶尖企业家。这一点从杨巡送梁思申一个名贵的紫檀木盒子,梁思申回忆外公的一段对话就可见一斑。
在剧中,梁思申一家的阶层显然是最高的。虽然萧然也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人,但萧然还要依附于梁思申的堂哥梁大,可见梁家背景更强大。而且梁思申的外公还是美国金融界知名人士,说明梁思申背后的家庭,既有权,还有钱,还有学识,完全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梁思申本身又是个很努力而且很聪明的人:大学里在宋运辉的指导下开始自己从大陆进货做化工品生意,毕业后供职于华尔街投行,此行来中国,又是以美国化工行业独角兽洛达集团的代表来考察和谈判的。这种履历,直接让我想起了国内资本界大鳄,红杉资本教父沈南鹏,而且沈南鹏还只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他的背景都无法和梁思申相提并论……
导演是如何用人物着装来暗示这个食物链顶层家族的人的?一出场,梁思申穿着一件米白色精纺羊毛戗驳领双排扣大衣,略显宽松但肩膀和袖子连接极其自然,在那个女式西装喜欢用厚垫肩,强撑肩膀假装气势的90年代初,梁思申的西装给人注入一种清新,精致,不浮夸,简约而不简单的快感,连她的新任老板吉恩都说:你越来越像一个Banker了!
这款米色的简约双排扣职业装,到目前为止都不过时,普遍存在于女高管,律师,女性投行从业者中,这在90年代初,简直无法想象……
梁思申来到国内,穿着一身棕色宽松版羊毛大衣,仍然是戗驳领,系着腰带的和风袖的大衣把梁思申的审美充分凸显,休闲而不随意,满满的高级感。梁母年龄较大,简单大方但是精致,低调中透露着高贵是剧中人设阶层着装的标准。梁母的黑色大衣极其合体,几乎没有堆布,一切都那么恰到好处,若隐若现的爱马仕丝巾仿佛看到了三十而已的王漫妮同款。
梁思申和父母共进晚餐,梁父是上海某银行的行长,这种职位人已经是我们常人无法接触到的了,看看梁思申一家团聚时的情形:
梁父个子不高(目测和梁思申差不多),注定不能和萧然一样穿美式西装和衬衫。梁父穿了一件肩宽、袖子、领围基本没有误差,完全合体的英式衬衫,和一套黑色或藏蓝色的英式西装,肩宽恰到好处,肩袖连接自然平衡,没有隆起的袖山。
萧然衣着精致,如果同梁父比较,就显得轻浮不少,梁父的西装显然更加正式,更显质感,符合一个省级行长,省级官员儿子的身份。怪不得在后面的戏中,梁外公说萧然是个“油头粉面”的人……
再接下来,重磅人物——梁思申的外公登场了。这个前上海滩大鳄,现华尔街的大亨是什么造型?
剧中梁外公的戏份不多,但就这几个镜头,美国大亨的形象跃然于银幕。梁思申陪外公和梁母去浦东考察,梁外公穿着一件黑色平驳领羊毛大衣,内穿一件枪驳头双排扣条纹浅灰色西装,配红色领结,头戴礼帽,这是一种正式程度极高的着装。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虽然里面穿了双排扣西装,但外套的肩宽简直严丝合缝,而且肩线极其平整利索……请问一般人有这么去浦东工地吹风的吗?只有大亨,唯有大亨!大衣里面的西装条纹应该是2厘米甚至更宽,如果单穿在外面,没有一定气场的人完全撑不起来,也只能是梁外公这样的最高层了。梁外公穿着一件合体的墨绿色羊毛西裤,锋利的裤线,加上外翻边的洋气造型,想模仿上流社会的人怎么穿,学他基本没毛病……梁外公的鞋子是一双布洛克雕花的高帮靴,鞋头是圆的,比较具有美国风格。
实际上,鞋子与他极其正式的衣裤对比,略有点不搭,这也许是梁外公一直身处美国的原因吧。如果在英国,我想他一定会穿尖头不雕花手工皮鞋吧。不过,穿着这样圆头的略休闲的鞋子去当时浦东工地,更符合实际,也接点地气。
值得一提的是,梁外公的那件围巾,他们走了一个上午,围巾没有一丝折痕,而且自带光泽,那一定是纯绒围巾,别看这一个小配饰,爱马仕的经典色,估计也是当时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了吧……
梁母穿了一件驼色外套,里面还穿了马甲,一看就是老上海的贵太太打扮。大衣一样没有褶皱痕迹,在实际情况下,应该也是一件含绒量极高的大衣,这样的大衣在今天的仍价格不菲,在90年代更是没人见过吧……
看来导演和服装应该是一个很有品位的人,寥寥几个镜头,就勾勒出了一个权贵阶层家庭的着装特点,这是很多国产电视剧完全做不到的。
在后面的戏中,梁思申也都是穿女式西装出场,在跟宋运辉谈判时,穿的是灰色西服裙,这是女式西装中比较正式场合用的。
这款灰色厚款羊毛西装裙,有粗花呢的质感,笔挺的肩线,高高的袖山,里面还配有马甲,妥妥的女式正装。肩宽合理,袖子自然,裙子长度极其合适,只是袖子的角度似乎有一点点靠后,所以和宋运辉握手时,袖根部位产生了一点奇怪的褶皱。
可见,这应该是一件价格不菲的高级成衣,并且经过了修改,像梁思申这样的人在90年代初应该没有去定制女式西装的习惯,这也是比较符合常理的。
在和杨巡吃饭的场合,梁思申穿了两套经典的英国面料花色西服,千鸟格和亲王格,没有高高的袖山,肩袖连接紧密自然,讲究而精致,90年代初当大家还在穿合成纤维“的确良”(涤纶)的时候,梁早已经是天然纤维面料的簇拥者了。
剧中只有两个人穿过英式战壕风衣,一个是萧然,另外一个就是梁思申。本剧最后,梁思申换了一件经典的巴宝莉风衣陪宋运辉去了老家,看杨巡的母亲,也去看宋运辉从小生活的地方。这是一场对比强烈的戏份,宋运辉的成长,就像路遥笔下《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肯吃苦,不放弃,始终保持探索学习的态度。无论你的出身是高贵还是平凡,让知识来改变命运,用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打破曾固化阶层,这也是作者始终在传递的。
看《大江大河2》,你会知道潮起潮落,人生无常。唯一能决定命运的,是人的性格,而机遇则是催化剂。雷东宝的性格注定了他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宋运辉的认真和学识,在那个年代注定了他是能搭上“火箭”的,但很多落马的高官,都有着“宋运辉”的同样经历……
在这些性格鲜明的人物中,我唯独喜欢杨巡。杨巡出身低微,从小能吃苦,懂得忍让,而且具有很高的情商,所以我想他最后应该最强。果然,原著中最后杨巡成了大企业家,似乎年轻时所受的各种委屈,都是他成长的良药。
杨巡是改革开放时代,民营企业家的典型代表:出生在贫苦的农村家庭,一个人肩负着改变整个家庭命运的重任,用尽了自己浑身解数来改变家庭的生活条件,如果用几个词概括杨巡,我脑海里立刻跳出:精明、虚伪、现实、自卑……他是个思维很发散,非常懂得经营的商人。在剧中,与杨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萧然,他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二代,父亲是省级干部,在他的原生家庭里,无论是教育环境还是物质条件,都和杨巡截然相反。显然这两个人物是两种极端反差商人的典型,也代表着两个天地之差的阶层。但似乎又是殊途同归,最后都成了商业大佬。
在整部剧中,杨巡的衣品是不断提高的,这与他的事业版图不断扩大有关。自从“狐假虎威”打着宋运辉的旗号进入金州开综合市场开始,杨巡的视野如同他的衣品一样,在不断地升级并且变得“精致”;同时,导致他衣品发生改变的也与萧然、梁思申这样新出现的合作伙伴分不开。
然而杨巡内心却是自卑的,他怕被别人瞧不起,受够了冷眼和歧视,也受够了像赵小波这样的有钱有权的人对他的欺负,他迫切需要别人对他的肯定和认可。比如大寻和杨巡在改造厂房变综合商场的施工过程中,杨巡对自己的办公室有着清晰的“规划”,要有大的办公桌,老板椅,牛皮沙发,还要在地上铺一块纯羊毛的地毯,这样才能显示自己大老板的气派!
导演很形象地将杨巡第一次穿西服的拘谨和不适应表现得淋漓尽致。杨巡通过宋运辉结识了美国回来的梁思申,第一次和梁思申见面,梁思申让杨巡着迷。杨巡第一次为了追一个女生,利用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匆匆地买了一套西装成衣,穿出了“道袍”的气质……宽松肥大,袖子盖住虎口,没有拆掉的西服袖子位置的品牌商标,导演形象地刻画了,物质匮乏时代暴发户“受洋罪”的中国式审美。
杨巡是个学习能力极强的人,生活的种种遭遇让他学会了长袖善舞,唾面自干。前任弃他而去后,生活对他的挫折历练应该说已经到了全方位、无死角的地步。此时,当杨巡的面前突然出现一个海归背景、家境殷实,容貌动人,个人能力极强,不歧视个体民营经济的姑娘时,爱的种子又在他的心里发芽。为了能够拉近与梁思申的距离,他开始接受新鲜事物,穿着这套不合体的西服学习吃西餐的礼仪。
通过镜头,我们能够看到的90年代西装的显著特点:夸张的垫肩厚度,加长加宽的驳头给人以魁梧的感觉;导演安排身板弱小的杨巡穿上这套西装,立刻勾勒出90年代民营个体户白手起家,没有背景,没有学历,最初只是为了吃饱肚子而拼命干事业的形象。西装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是谈判交际,扩大视野版图的敲门砖。
但像杨巡这样的人的品味就永远不会进步吗?其实并不是,随着交际圈和事业版图的扩大,杨巡的衣品也是逐渐提高的。戏剧性的场景出现了,在本剧后面的着装中,杨巡的品味提高了!你看上面的大衣,虽然袖长还是偏长,但他的肩部线条舒服多了,大衣也不像开始的西装那么肥了。导演似乎在逐渐暗示我们,杨巡通过他的学习,最终也会逐渐融入上流社会。
再来对比一张萧然与梁思申见面时的套西照片,萧然在整个剧中是衣品极为精致的,这套西装的整体合身度远高于杨巡的套装成衣,最直观的的就是精确的袖长,以及转身时后背的收腰线条。
同样的近景,显然萧然的这套西服精致太多,应该是萧然量身定制的。虽说90年代的西服肩膀垫肩较厚实,但如果是高级定制的西装,裁缝一定会根据客户的身材比例进行调整,使得肩袖过度较为自然。透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萧然的肩膀过度极其自然,衬衣衣袖微露,虽说驳头的宽度有点夸张,但这只是90年代的西装风格,对整套西装的品质并不产生影响。
在酒店这场戏是萧然在整个剧中穿着最为精致的一次,他系了一条经典的腰果花图案领带,这种图案是最早来自印度特色面料上的图形,历经几百年的演变逐渐成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样子。腰果花一直是众多顶级设计师、奢侈品牌争相采用的经典元素。萧然同时还搭配了墨绿色波点口袋巾,与领带的整体色彩极为接近,色系较为统一,优雅的商务气质下还透露出淡淡的“闷骚”……这时的萧然无论是事业上,还是着装打扮的品味上都是杨巡教科书级别的存在。
离开酒店时,两人都穿了一件大衣,注意观察两位大神的大衣袖长:杨巡大衣袖长还是严重偏长,弯曲手臂时袖子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堆布,但还是妥妥地盖过了虎口……萧然这件卡其色大衣,袖长比西装和衬衫都略长,又在虎口以上,真的是毫厘未差。
杨巡第一次见到萧然是为了拿到批发市场的地块,这是萧然唯一一次以休闲商务风格与杨巡见面:咖色小青果领搭配华夫格织法毛衣,是美式休闲风格的典型代表。萧然的针织外套里搭配了美式大条纹带有领扣衬衣,搭配一条纯白西裤,一看就有布鲁克兄弟、拉夫劳伦的美式风格影子。萧然身材魁梧,快要比杨巡高一个头了,胸围和肩宽也比杨巡大“一大圈”,用美式风格出镜,大气逍遥。导演这番安排,直接勾勒出杨巡所好奇的“什么地都能拿”、高局长口中的“这个人背景可不简单”幕后大佬的形象:极其精致高贵,看起来又平易近人,暗示将来杨巡和萧然将会产生很多交集。
杨巡再次找萧然,他们在萧然的办公室聊土地并购这场戏,萧然穿了一件精纺高织纱美式衬衣,领尖扣以扣合的方式来固定处于视觉中的领子部位,将领带固定在了中心位置。通过衬衫宽松的袖子甚至有一点堆布来判断,这是一件品质极高的美式高级衬衫成衣。在那个时代,这件衬衫的价格也许就是普通工薪阶层一个月的收入。萧然与普通人的差距,在今天一样是我们打工人和房地产大亨之间的差距。
《大江大河2》中杨巡与萧然两个人物,让我回味无穷。杨巡白手起家,拼搏进取,经历了这个世道的最黑最暗,但他仍然咬牙坚持,他不满足于眼前任何现状,永远在学习,永远在归零,永远在思考我怎么去做一番更大的事业……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谁没有缺点?!你说他没有品位没有文化,这怪他吗?杨巡的妈妈在病危时还跟宋运辉说:从小杨巡的学习最好,但我没有办法让他读书……可见,如果没有那么多弟弟妹妹,有人帮他养猪,杨巡去读书,将来的事业高度也不会比宋运辉差多少,这都是命运的安排。雷东宝怪杨巡虚伪,当初答应好的登峰电线专柜,一个市场最终只剩下了两个,这是市场决定的,怪不得杨巡……要怪只能怪登峰电线在产品上有点吃老本了,最初占领市场的雷东宝并没有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在渠道上进行投入和创新……
萧然身为高干子弟,背景实力雄厚,但他并不像梁大这种纨绔子弟那样不思进取。他很认真地分析和反思自己的商业战略,熟读国家政策,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典型的“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的代表。随着萧然的不断努力精进,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只是他比起杨巡,好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成功要来得容易得多。不用不平衡,我们的世界只有相对的公平,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值得我们去尊敬,去学习。
杨巡代表着中国千千万万个改革开放下无背景、无知识的泥腿子,为吃饱饭拼命干的个体户,他们是商业嗅觉最灵敏的一类人,也是最吃苦耐劳、象野草一样强韧的一类人。萧然则是身为高干子弟仍努力进取的代表,他们从小具有良好的教育,具有良好的品味,具有无数的资源优势,但他们仍然一直在拼搏。我们的国家,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同阶层的人几十年一贯的努力,才有了今天在国际社会中逐渐上升的地位,相信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