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亚鲁紫云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http://www.yunweituan.com/m/

春天的紫云,绿木吐新,百花绽放,山村芬芳;农事繁忙,干劲十足,脱贫奋进正当时。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紫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之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今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令的要求,紫云今年要实现3万贫困人口脱贫和50个贫困村出列的目标。

为此,紫云全县上下铆足了劲,积极谋划部署,突出抓具体、抓深入,突出特色、抓重点,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确保打好“两不愁三保障”关键战役,进一步补齐脱贫短板,为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奠定扎实基础。

谋好篇开好局起好航

今年,紫云自治县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重点抓好规模化、市场化、要素保障、科技支撑等“四个突破”,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打造扶贫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单品生产基地,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拓展延伸销售渠道,培训专业技能骨干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提高农户与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带动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

紫云始终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率先突破”的原则,以亩以上坝区为抓手,聚焦重点产业和优势品种,加快形成“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今年,紫云全县计划调减玉米10万亩,大力发展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菌草、辣椒、烤烟、生态家禽、生猪、肉牛、生态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今年,紫云将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人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解决农村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组组通”公路建设,力争在5月前,实现30户以上村寨全部通硬化路。

赶季节抓生产助增收

3月21日,紫云四大寨乡落城村澄明农业园区大棚外,20多名村民正用基质土装漂浮盘;大棚内,有的村民在用薄膜铺漂浮床,有的村民在用消毒液为已装水的漂浮床杀毒。

“这是培育辣椒苗,个大棚共培育辣椒苗万株,培育的辣椒苗将由县农业部门统一分配到全县各乡镇去栽种。”澄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罗莉告诉记者。

同样,在猴场镇尅座村尅座田坝辣椒育苗基地,仍有村民在用基质土装漂浮盘,并在装好基质土的漂浮盘上播好种后,将漂浮盘整齐地摆放到大棚内的漂浮床中。

“今年,全县计划种植2万亩辣椒,为做好辣椒育苗工作,我们在地处低热河谷地带的四大寨乡落城村和猴场镇尅座村建了两个大型辣椒育苗基地。”紫云自治县农村农业局局长陆洪庆说,为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调优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高效益产业,让贫困群众通过扶贫产业获取更多利益增收脱贫。紫云提前谋划、抢季节、抓生产,做好辣椒、烤烟、红芯红薯等特色产业的育苗工作。目前,全县烤烟育苗已完成,辣椒育苗预计本周内完成。

今年,紫云全县计划种植辣椒2万亩;发展“一县一业”红芯红薯1.8万亩,建设吨红芯红薯加工厂;新建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3.5万亩,力争全县蔬菜面积达28万亩;新建茶园0.3万亩,力争在两年时间里建成种植面积达5万亩的生态茶叶园;围绕市场需求,推进林下仿野生铁皮石斛,加快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打造3.5万亩中药材规模化基地;加大烤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成烤烟种植面积2万亩;继续推进以菌草为支撑的循环农业产业,力争全县菌草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规模;打造年产量吨鲟鱼养殖场1个,新建猴场四合村水产养殖场一个;推进全县计划内生态肉鸡、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等。

抓重点增优势显特色

3月22日,紫云自治县五峰街道办中心村红芯红薯种植大户吴朝鹏请10多名村民帮忙栽种红芯红薯。

“我们自己培养的红芯红薯苗还未发芽,现在栽种的红芯红薯苗是黔西南州兴仁县育的种。”吴朝鹏告诉记者,没想到试培育早熟红芯红薯苗会一次性成功。

今年,紫云在全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以聚焦优势品种,突出优质特色,在集中力量抓好春季集约化育苗和标准化栽种过程中,拟打造亩双季红芯红薯示范基地。为实现种植双季红芯红薯培育早栽苗;今年初,紫云与黔西南州兴仁县达成借用大棚培育红芯红薯苗的协议。按照协议,兴仁县方面支持32个红芯红薯育苗大棚,红芯红薯种由紫云提供,兴仁县负责育苗管护,每亩收取元的费用。

“今年异地大棚培育红芯红薯苗效果较好,比传统育种方式提前栽种近2个月时间,按照红芯红薯栽种后90天可挖收的生长周期计算,种植双季红芯红薯将成为现实。”吴朝鹏如是说,种植双季红芯红薯,不仅增加了产量,还可实现四季有新鲜红芯红薯销售;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又增加收入。

同样,春耕备耕生产中,紫云宗地镇各村都在忙着种植和管护前胡、山豆根、丹参等中药材产业。

近日,在宗地镇打若村鸡公山组的一块田地里,20多名村民在培育山豆根苗。

“因去年栽种的多亩山豆根,有部分没有成活,今年,我们计划培育万株山豆根苗来补种。”打若村支书廖庭华说,为确保补种时有较高的成活率,这次培育的山豆根苗,一律采取营养袋育苗。预计本月底完成山豆根育苗。

宗地镇打若村地处岩山地带,土少缺水,为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年冬,打若村村委和驻村干部考虑到岩山地带适应种植耐旱、抗症较强的中药材品种山豆根,于是,引进安顺三力制药公司合作发展山豆根产业。

“山豆根种植下去后,要三年才挖收;从长势较好的山豆根苗来看,3年后,每亩挖收斤山豆根干根不成问题。”廖庭华说,按三力公司的保底回收计算,每亩山豆根最低能收获3万元,即每年1万元,除去0元的种子、土地流转费、人工费等,每亩每年还有0元利润,比种植传统农作物的玉米强多了。

今年,紫云继续以白石岩乡幸福园村为红芯红薯种植核心区;以宗地镇、大营镇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核心区;以板当镇洞口村、小寨关村为薏仁米种植核心区;以猫营镇、板当镇、火花镇为精品水果产业种植核心区;以板当镇为菌草产业种植核心区;以四大寨乡落城村、火花镇江纳村为低热河谷蔬菜种植核心区等,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让贫困群众在扶贫农业产业上获得更多红利增收脱贫。

抓保障强基础促发展

今年,紫云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改善人居生活生产环境,让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日益提高。

易地扶贫搬迁收好官。自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区一期全部搬迁入住后,安置区二期楼房建设即将完成主体建设工程,三期楼房建设工程正有序推进。确保今年全县人贫困群众如期搬出深山区、石山区,入住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

农村饮水安全织好网。自大营镇鼠场坡饮水工程和百花村饮水工程建成投入使用,解决近1.5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后,今年,紫云县城二期供水工程建设正有序推进。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今春以来,紫云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饮水安全大普查,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好,让贫困群众长久受益。

通组道路硬化扫好尾。为加快推进“组组通”道路建设,紫云严格落实部门主体责任,加强沙石场、用水用电、水泥等原材料的供应,确保如期全面完成通组道路建设。并按照“四好农村路”要求,将通组硬化路养护纳入“村规民约”,确保完工一批,验收一批,养护管理一批,让通组路沿线8.88万群众出行方便。

住房安全保障筑好基。今春以来,紫云盯紧农村老旧房整治,按照“不改变原有风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稳步推进,确保今年全县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如期完成,确保老旧房顶不漏雨、壁不透风、门窗完好。

医疗健康扶贫交好圈。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远程医疗和配备基层卫生室医疗设备,不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让群众有病可医、患病能治。

义务教育保障固好本。今年,紫云持续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加大“控辍保学”力度,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快速推进猫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县城小岩山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等3所配套学校建设工程。(安顺日报全媒体记者姚福进文/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